00:00 / 05: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4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8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1
郑州地平门 小西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和地图网站,感谢。 1927年冯玉祥下令在老城西城墙的南段开辟缺口,以贯通城内与火车站商埠区的交通。南段的缺口正对南学街西口,修了个小城门,没有城楼,门额题名“地平”,百姓习惯叫“小西门”。因从顺城街沿南学街往东走,在小西门这儿是个明显的斜坡,所以老城人称这一片儿为“小西门上坡”。附近曾经有个管城区玻璃厂。 据说这里东边的城墙边缘,吕洞宾曾在此休息过,所以在这个位置的斜对面建了一座吕祖庙,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清政府建芦汉铁路,修筑铁路的管理机构就设在吕祖庙内,并从吕祖庙至火车站开辟一条东西大道,时称马路大街。1905年芦汉铁路通车,街上日渐繁华,1927年冯玉祥主豫,拆除吕祖庙,在原址建立了一座容纳600多人的中山礼堂,同时取世界大同之意将街名改称大同路。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党在吕祖庙地方设郑州绥靖公署,将公署门前修成水泥面的广场(俗名光碾地)。1948年10月22日中午,杨勇将军在这里宣布郑州解放,后改建成省武警总队招待所。 旧时每逢农历四月十五在附近举行小西门庙会,亦称吕祖庙会。解放后庙会一年比一年热闹,大同路东段、南顺城街、南城马路常常摆满摊点,吃穿用品比比皆是,会上人流熙熙攘攘,连四乡的农民都要趁着麦前闲来购置农具。尽管庙会早没了迷信活动,文革时仍被当做四旧勒令停办,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渐渐复苏。进入新世纪,大小商场如雨后春笋,小西门庙会渐行渐远,淡出了我们的生活。#郑州 #城市记忆 #郑州记忆 #老城 #我的城市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