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詹5月前
出国游生病怎么办?泰国旅行发烧38.1度实录 出国旅行,生病确实是旅行计划之外的事情,这次去泰国也是亲身经历了,好在不是很严重,去了医院第二天就恢复了,没有影响整体行程。 全过程及注意事项分享给大家: 1.关于意外意识:旅行一定要有安全意识,这次旅行加上发烧,其实发生了另外一件更加后怕的事情,且都是可以避免的 1️⃣/🤿一定要先穿救生衣1️⃣就是浮潜的时候没有穿救生衣,导致入水后不习惯呼吸管呛水,差点溺水。原因是因为会游泳,所以到斯米兰的时候浮潜🤿直接就下水了,但由于没有用过呼吸管,下水后一手拿着运动相机,想下潜拍摄,结果呼吸管里进水了,导致呛水且无法唤起,而且非常紧张,导致手足无措差点溺水,幸好旁边有穿救生衣的通行者且离船不远(ps:同时期在普吉的另外一个朋友去pp岛也碰到完全一样的问题,都是会游泳且有户外经验,但没有呼吸管使用经验) 2️⃣跳岛/海上浮潜潜水后一定要换干的衣服,披外套:这次发烧的核心原因应该就是浮潜结束后没有穿干衣服,批着毛巾游船开的快海风吹了导致的发烧。 2.如果出现不舒服,第一时间就医:一开始不舒服,自己洗了澡,准备直接睡,但休息了一会也没有好转,建议尽快就近就医,可以用翻译软件把症状先翻译好,特别是要把自己的血型/过往病史/过敏病史之类的提前写好。 🏥:医院选择尽量选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可能很多项目/药物/医疗内容不一定在保险范围内 💊:药物可以多了解,有些药是可以沟通不用开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持。比如视频里药给我们开益生菌,但我自己带着有。以及强效降温药,事实证明一晚上就好了根本不需要。其实最后只吃了抗生素和降温退烧药,其他都没有吃。 3.关于保险:这次旅行的保险是在路途上突然想起来买的,特别是带孩子出国旅行,建议支付宝买个旅行保险,这次也是意外派上用场了(非广告),国外医院和药实在是贵。后来再看保险的保障范围,非常全面的了。用不上是最好的😄。 4.关于保险理赔: A.提前了解理赔条件及材料,避免回国无法提供导致无法理赔。 B.就医注意:提前告知医院1️⃣有保险2️⃣告知需要保险理赔,使用的医疗项目及药物在保险范围内3️⃣提前告知保险需要理赔资料,需要他们配合准备。4️⃣所有的医院材料及药物等都留存,且最好拍照留存,目前都是电子理赔。5️⃣理赔最好病完全好了再进行线上理赔。 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00:00 / 09: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南江2月前
老婆最近总感觉身体不舒服,去了好几家医院检查,结果都没什么大问题。一开始我也觉得是她想多了,直到后来了解到 “焦虑抑郁躯体化” 这个说法,我和她都愣住了 —— 原来情绪长期压抑,真的会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身体不适,而且这种感受完全不受自己控制。 更让人揪心的是,当了解到这种可能性时,老婆反而更紧张了。她总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大病,没检查出来,愈发焦虑,身体的不适感就越明显,形成了 “焦虑加重躯体症状,躯体症状又加剧焦虑” 的恶性循环。好在现在还只是初步阶段,她对出去玩、买漂亮衣服这些事还有欲望。 或许有人会不理解:谁不想出去玩、穿漂亮衣服呢?但这些不过是普通人众多欲望之一,却是此刻支撑她的 “仅剩的微光”。就像很多明星、名人,明明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依然会被焦虑抑郁困扰。其实,焦虑抑郁的关键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情绪是否长期被压抑,是否有宣泄的出口。 作为丈夫,我心里很清楚,她的情绪积压,我也是原因之一。所以现在,我更明白包容和体谅有多重要。比如她喜欢在网上买衣服,不少朋友觉得不解,说 “那么多衣服穿得过来吗?太浪费钱了”。但在我看来,这只是爱好而已 —— 有人爱钓鱼,能在水边坐一天,买各种渔具也不便宜,我未必能理解;我自己喜欢捣鼓数码产品,一出新品就心痒,花钱也不少,别人或许也觉得不值。 每个人的兴趣不同,消费能力有别,但人生在世,谁都需要为自己的喜好付出。婚姻里,只要另一半能支持,保留一点自己的爱好,反而能让关系更稳固。就算暂时达不到完全支持,也可以商量着找个折中方案。毕竟,家庭和睦的前提,是别太压抑自己。如今生活压力这么大,学会释放压力,才能更有韧劲地走下去。
00:00 / 07: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