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56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樟树 樟树是樟科樟属的常绿大乔木,也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 。 树形:高大挺拔,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为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 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向裂纹。 叶片:互生,呈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薄革质,叶缘微呈波状,上表面绿色或黄绿色,具光泽,背面黄绿色或灰绿色。 花:为圆锥花序,生于叶腋,花绿白色或稍带黄色,花期4-5月。  果实: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未成熟时青绿色,成熟后紫黑色,具有杯状果托,果期8-11月。 在江南地区,几乎每个人家都有那么几个樟木箱子,以此存放衣物,免于害虫啃食。同时,人们还将樟木进行蒸馏、凝结所得的洁白而富有樟树香味的晶体,即是樟脑,以此来做驱虫和药用。 听过一个美好的传说:在以前江南大户人家如果生了一个闺女,就在宅院里种一棵樟树,待到樟树成材,女儿也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媒婆如果在院外看到长大了的樟树,就知道这家有未出嫁的闺女,便可来提亲;在女儿出嫁的时候,这家人就将这樟树砍倒做成两口大箱子,里面装上丝绸做嫁妆,意为“两箱丝绸”,谐音就成了“两相厮守”。 #植物科普 #一花一草一世界 #身边的风景 #奇花异草 #分享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
大山哥1月前
“樟村”是一个在中国南方非常常见的村名。其名称优美且意象鲜明,核心源于当地一种标志性的植物——樟树。 “樟村”二字的直接含义 樟:指樟树,一种常绿大乔木,枝叶茂密,树姿雄伟,能散发特殊的清香,是优良的庭院树和行道树。 村:村落、村庄。 村名的主要起源与由来,主要有以下可能: 1. 因自然植被特征而得名 先民们迁徙到此地准备建立家园时,发现这里生长着大量高大、茂盛的古樟树。这些樟树成为了该地最显著的自然景观和地标。 人们便很自然地用“樟村”来指代这个“樟树林里的村子”。 这体现了先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智慧。 2. 樟树的实用与文化价值驱动命名 樟树不仅仅是一种树,它全身是宝,与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实用价值:樟树木材防虫防蛀,有香气,是制作家具、箱柜的上好材料。樟脑和樟油可从其枝叶中提取,有药用和工业价值。 文化象征:在许多地方,樟树被视为风水树、村口树,人们认为它能护佑一村平安,带来吉祥。树龄达数百年的古樟更是被奉为“树神”。 “樟村”这个名字,是一个典型的环境特征型地名。这个名字立刻让人联想到古木参天、绿意盎然、清香四溢的美丽乡村景象,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大山哥 #文楼镇 #美丽乡村 #村名由来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44
00:00 / 05: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