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04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19
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提起海棠花你会想起哪首诗?大多数我们会联想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从此海棠花可以用“绿肥红瘦”来指代了李清照笔下的海棠花,是她伤春惜春的情绪寄托,在她另外一首好事近的词里就有这么一句: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作为原产地中国的海棠花,古往今来多次出现在文人墨客笔下,其盛产之处在四川,也就是苏东坡的老家,对于在家乡可能见的很多的海棠花,苏东坡倒也未必太在意,只是当他被贬谪黄州,忽然发现在荒草陋邦有来自家乡的海棠花,那一刻,他似乎在这株花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哪忍触。”在他的《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的诗歌里,苏东坡表达了对同样不知为什么被迁徙到此地的海棠花的怜爱,这又何尝不是对自己身世的自怜。 但我们更熟悉苏东坡的海棠诗是另一首: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他描述海棠的风姿,说海棠的孤独,他愿意在夜深时秉烛来陪伴,又何尝不是感慨他自己的孤独落魄,也只有这海棠能陪伴。海棠在苏轼的心中,别有地位。直到他要调离黄州时,苏东坡在一首赠酬诗里,再一次写到海棠。有个叫李琪的歌姬,因为腼腆内向,从来没有敢让苏轼给她写诗,在践行酒宴上,大家都劝她抓住机会赶快让苏轼给她写首诗,要不然可就没机会了。苏东坡写下:东坡七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苏东坡引用了杜甫在川八年都没有写海棠的典故来赞美李琪,意思是李琪太美,像海棠一样,所以才没有写。这虽然是一篇应酬作品,但可以看到苏东坡的才思以及他对人对事的感知。一直没写不是不偏爱,可能恰恰是心里更觉得她有不一样的风姿和地位。或许同是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或许都有更好的人生。#苏东坡 #海棠花 #绿肥红瘦 #李清照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5
00:00 / 06: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5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55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1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1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5
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