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疱疹病毒感染(FHV-1) 1、病因 猫疱疹病毒1型(Feline Herpesvirus-1, FHV-1)是α疱疹病毒科的一员,具有高度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猫的唾液、眼鼻分泌物,或接触被污染的物体(如食盆、猫砂盆)。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较短(约1至2天),但密集饲养环境易爆发。 易感群体:幼猫(因免疫力未健全)、老年猫、免疫抑制猫(如感染FIV/FeLV)或应激状态下的猫(如搬家、多猫家庭)。 潜伏感染:康复后病毒会潜伏在三叉神经节,应激时可能复发排毒。 2、症状 以呼吸道和眼部为主,严重程度因年龄和免疫力而异: 急性期: 上呼吸道症状:频繁打喷嚏、脓性鼻分泌物、鼻塞导致呼吸困难(可能用口呼吸)。 眼部症状:结膜炎(眼睑红肿)、角膜溃疡(眯眼、畏光)、浆液性或脓性眼分泌物,严重时角膜瘢痕化影响视力。 全身症状:发热(39.5-40.5℃)、食欲减退、脱水,幼猫可能出现体重骤降甚至死亡。 慢性/复发期: 慢性鼻窦炎(长期流涕)、角膜慢性炎症,偶见口腔溃疡。 应激(如手术、新宠引入)后症状反复,可能成为无症状带毒者。 3、诊断 需结合病史、症状及实验室检测: 临床检查:重点观察眼部及呼吸道症状,排查其他病原(如猫杯状病毒、支原体)。 实验室检测: PCR检测:采集眼鼻拭子检测病毒DNA,敏感度高,但带毒猫可能长期阳性。 荧光抗体检测(IFA):检测结膜刮片中的病毒抗原。 病毒分离:耗时较长,多用于科研。 鉴别诊断:需与猫杯状病毒、衣原体感染、细菌性鼻炎等区分。 4、治疗 无根治方法,以支持治疗和控制继发感染为主: 抗病毒药物: 疱疹病毒抗体,猫ω干扰素,每日1次,连用7~10天。 泛昔洛韦(15mg/kg,每日2至3次口服):需监测肾功能,对部分猫可能有效。 局部用药: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或IDU滴眼液,针对角膜溃疡。 抗生素: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如多西环素(5mg/kg,每日1至2次)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高热量的AD罐头、必要时鼻饲管。 环境管理:加湿器缓解鼻塞,温水清洁眼鼻分泌物。 止痛/退烧:非甾体抗炎药(需兽医指导)。 慢性管理:L-赖氨酸(500mg/日)可能抑制病毒复制,但证据不一;减少应激是关键。 5、预防 疫苗:核心疫苗(如妙三多),首次接种于6至8周龄,每隔3至4周加强至16周,成年猫每3年加强。疫苗不能完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47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1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