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课也能这么有趣! ✨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这堂高中湘美版美术鉴赏的1.2《美术作品与客观世界》~ 一、课程核心 这堂课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破学生们"画得像才是好画"的固有思维。通过对比中西艺术,让他们理解美术不只是简单模仿,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二、教学小妙招 1. 开场提问,引发思考 🤔 - 直接抛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美术?美术在生活里到底有啥用?" -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 2. 双画对比,直观感受 🎨 - 把卡拉瓦乔的《水果篮》和吴昌硕的《寿桃图》放在一起。 - 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像"与"不像"的区别,很自然地就引出了"再现"与"表现"的概念。 3. 角色扮演,穿越对话 💬 - 这个是全场最佳!让学生扮演卡拉瓦乔和吴昌硕,用微信聊天的方式讨论艺术理念。 - 课堂气氛直接燃爆,学生们为了"演好"还主动去查了好多背景资料! 4. 巧用视频,身临其境 🎥 - 播放《重屏会棋图》的情景视频,让学生感觉"走进"了古画里。 - 再放一段张旭的通话视频,让他们直观感受抽象线条的力量。 三、课件亮点 我这个课件PPT一共42页,内容超扎实。最关键的是,还送配套的教案、逐字稿和说课稿!里面还包含了2个我自己做的原创AI人物视频,拿来就能直接用,省心又省力! 这堂课的成功,就在于把复杂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如果你也想试试,这套课件绝对能让你的课堂效果翻倍!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你高中美术课上最难忘的名画是哪一幅? 今天同课异构,就跟着镜头,重新走进这间“美术课堂”,聊聊我喜欢的伦勃朗与《夜巡》——这幅藏在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里的荷兰国宝。 作为荷兰黄金时代的巅峰之作,《夜巡》藏着太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它本是16位民兵众筹定制的“集体肖像”,却被伦勃朗跳出了“排排站”的刻板套路,化作一场即将出发的动态巡逻场景:队长在前指挥,火枪手忙着装填弹药,连角落里的孩童与猎犬都藏着生动细节 。更绝妙的是他笔下的光影魔术——光线从侧上方倾泻而下,让人物在明暗交织中立体起来,这种被后世称为“伦勃朗光”的技法,至今仍在摄影与绘画中被广泛运用 。 有意思的是,这幅如今需要两位保安全天守护的杰作,当年却让伦勃朗跌入谷底。因为有人不满“出钱多少与画面戏份不对等”,这幅画成了他订单锐减的转折点。更具戏剧性的是,画名里的“夜”本是误会——只因颜料经年暗沉,才让这场白天的巡行被错认了百年。 再次听到徐老师讲解这幅巨画时,我忽然懂了它的伟大:它不仅是光影与构图的革命,更是艺术家忠于自我的宣言。就像那句藏在艺术史里的共鸣:“真正的经典从不是讨好当下,而是让时间证明价值” 。#记录校园生活 #学习 #高中生活 #淮安市钦工中学#美术课堂
00:00 / 07: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