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3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1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4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1
#国学文化 #道德经#奇门遁甲 《道德经》第24章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踮起脚尖,却无法长久站立,虽然可以站得高些,但是却站不稳;跨很大的步子来走路,虽然一步可以迈的多一点,但是却走不长远。比喻违背规律的强求行为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暗喻,人应顺应自然之理,遵循自然之道来做事,急功近利的妄为,最终会失败。 2、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固执己见或偏执己见,不能做到明达事理,最好做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自以为是人,不能明辨是非,自以为是,会让人丧失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夸耀的人,不会成就功名;高傲自大的人,反而不能领导他人。老子连续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四类行为,指出自我标榜、固执己见、夸耀功绩、傲慢自大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不明、不彰、无功、不长,本章节与第22章相呼应。 3、其在道也,曰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此道者不处 这里的“其”指的是上述那些行为,或以上这些,从“道”的原则来衡量,只能把它们称作剩饭、赘肉,不仅没有用处,而且令人厌恶呕吐。 既然如此,有“道”之人应当如何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谁都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会去做那些令人们,都感到讨厌的事情。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