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5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7: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
德哥1年前
知音世所稀。这是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句,诗的全文是:寂寂竞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意思是求仕不得,孟浩然也不愿意再在京城长安留滞,他滿怀失意地悄然离去,并将这首诗留给挚友王维,作为此行的一个说明,诗中说,寂静落寞中,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等待什么,但是每一天都拖着失望的步子独自而回,我想要追求寻芳草的清香远远离开,但又对你这位老朋友依依不舍,当权者没人对我伸出援手,世上的知音本来就少之又少,我想我只应当甘守寂寞,就此归去,从新掩起故园的柴门,诗文言浅意深,滿含辛酸,颇能引起求仕失意者共鸣。 视频画面中慢步走在我前面的就是我在武汉认识的"哥们"之一。不在武汉工作,却在武汉生活,退休了人生地不熟,有的时候也觉得挺寂寞无聊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是这位哥哥把我引荐进入了他们的"朋友圈"。"圈子里人并不多,都来自天南地北年龄不分上下,都是因为住在同一小区偶遇相识,每天相约在一起喝茶聊天、散步,偶尔也会小酒怡情、相敬如宾。从此以后,我便有了"哥们"相伴,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时光充实。 人生暮年,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结交一些知心好友,谈天说地,论古谈今。曾经的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有些记忆被岁月湮灭,但那些美好的瞬间,却深深地刻在了心底。走过路过,我们不曾后悔,“知交半零落”是人生常态,而偶然话起,心中仍觉温柔,就是好朋友。快乐碰一碰,好友聚一聚,每一个晴朗的日子都适合见面。真正的朋友和兄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真诚相待,友谊才能天长地久。(徐德荣摄文)
00:00 / 06: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江宿》明朝·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译文 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 水面闪动的波光,把水鸟惊醒后,它们又睡宿,冰凉的露水沾湿了萤火虫的翅膀,它们也不起飞。 赏析   这首诗的构思围绕着一个“光”字。全诗四句,每句都烘托出一种光。   第一句写清秋之夜,江上的点点渔火,给人以清冷宁静的感觉。第二句写一弯残月的迷蒙之光映衬着岸边的树村。是一幅宁静安详的水墨画;第三句写江中波光流动,时时惊醒宿鸟。这句是以动写静,江水流淌,宿鸟被闪闪烁烁的波光惊醒,不时发出鸣叫声,其中动的因素更增加了静的感觉。最后一句是以静写动,萤火虫的翅膀被露水打湿而停止飞翔。这种艺术想象仍是以夜空中流萤飞动,留点点光亮为基础的,现在虽然没有流萤,但夜空下流萤闪动着朵朵光亮的印象深深保留在诗人的记忆中。这句话虽事实上反映的是没有流萤,却收到了流萤飞动的效果。渔火、残月、波光、流萤在夜幕里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形成静夜下的一支夜光曲。   诗人用笔灵巧工细到了极点,先引读者进入秋之深夜的江上环境,接着带领读者去体验水鸟、流萤的感觉。在对鸟和虫的感觉中,诗人写出了环境的气温和湿度,写到了宿鸟和流萤,以及残秋的风露。鸟和虫不但起了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而且它们已经和全诗的意境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开阔而深沉,浑厚而尖新,表现着诗人安详、平和、幽深的情感。   这首诗写法纯用白描,妙在挥洒而工细,将明晰(后二句)和模糊(前二句)结合在了一起。形象上统一了月下秋江的大和水乌流萤的小,也统一了鸟和虫的动和静、惊扰和安宁。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每天一首古诗词 #藏在诗句里的生活气息 #关注我每天坚持分享知识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0: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