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81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1
今天跟大家聊了一下安全圈这个课程里反复出现的一个词:情绪杯。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干:不想工作,不想带娃,不想出门,不想起床?这不是懒,是你的情绪杯空了,能量耗竭了。 情绪杯是心理学中一个常用的隐喻,来形容我们的心理能量,也是大家常说的心力。每个人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情绪杯,装着我们的心理资源,比如情绪、注意力、意志力和耐心等。 脑科学告诉我们,当心理资源枯竭,就是情绪杯空时,大脑前额叶,也叫理智脑,就自动下线,因为此时是大脑杏仁核,也就是我们的情绪脑处在工作状态中。 当情绪杯不满时,就像没电了,身体和心理会自动进入生存模式,也是大家常看到的:暴躁、易怒,拖延、摆烂、麻木,拒绝社交,情绪崩溃。 当情绪杯续满后,整个人满血复活,就又有能量去爱去笑、你也能理解你的伴侣没有帮你做饭的原因;也更能接住孩子的情绪,听到孩子哭闹背后的真正需求。 依恋(依附)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父母自己感受到安全和被理解时,才有能量成为孩子的安全港,为孩子提供滋养他们一生的安全感,所以:在接住孩子的情绪之前,家长要先接住自己的。 如何蓄满情绪杯,简单的3步: 第一步:觉察。在能量低时,简单对自己说一句话:oh,现在我的情绪杯空了。 第二步:蓄水。每个人给情绪杯蓄水的方法不同,比如拥抱,深呼吸,散步,睡觉,看电影,给自己放个假,吃顿火锅;情绪杯,也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每个人的情绪杯容量不同,有的需要蓄满才安全,有的半杯就活力满满。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情绪杯的需求也会有变化。 给孩子情绪杯蓄水的方法:父母多表达爱,多鼓励多倾听多理解孩子,给予尊重和选择的权力,一起玩耍做游戏。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选择对孩子有用的蓄满情绪杯方法。 第三步:允许。允许自己奔溃,脆弱和无助,允许自己暂时什么都不做,按下暂停键;允许自己先照顾好自己。 现代心理学的心理资源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心理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消耗就会导致能量不足,从而影响认知和行为。和中国伟大的道家智慧不谋而合!黄帝内经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无论是道家的元气,还是心理学家的心理能量,说的都是能量守恒,过度消耗会DOWN机,需要定期维护和重启! 所以不是你脾气差,懒,没耐心,是你累了,撑的太久了,情绪杯空了。父母先照顾好自己,蓄满了自己的情绪杯满,才有力量滋养孩子。#滋养父母 #父母的安全感 #情绪杯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19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