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3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把山水比作眉眼,太妙啦! #启蒙早教 #诗词 #国学文化 #儿童动画 #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送别友人之作。上片用“眼波”“眉峰”比喻浙东山水,表明行人去处是令人向往的山清水秀之地;下片点明送别是在暮春时节,写离别思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叮嘱友人“千万和春住”。此词写送别友人却不落惜别伤感的窠臼,而是通过描写别时的景物和离人的行踪,祝愿友人永葆青春,表现出两人之间深长的友情。全词构思新颖,比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含而不露,写得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①原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②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如果你到江南能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③注释 ⑴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⑵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⑶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 ⑷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⑸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⑹欲:想,想要。 ⑺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⑻眉眼盈盈处: 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 ⑼盈盈:美好的样子。 ⑽才始:方才。 ④创作背景   春末时节,王观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大都督府送别从客途返家(也可能是去探望在浙东的爱姬)的好友鲍浩然。词人家在如皋(一说高邮),欲归不得,写下此诗赠与好友。 ⑤作者简介 王观(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