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聂曦真是个谜,明明只是吴石身边的随从参 谋,却在福州解放前冒死转移298 箱军事档案,赴台后甘当情 报中转站,在菜场巷角传递机密。明明才33岁,还能活很久,就义前却笑.得坦然,白衬衫沾了血也盖不住一身硬骨,连敌台报纸都叹他赴死时眼皮不颤,英武得叫人心惊! 聂曦,1917年出生在福州宫巷,在亲戚聂能辉的影响下,很早就.种下了革命的种子。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投身军旅,因为过人的才干和忠诚,被时任第四战区参谋长的吴石选中担任随从副官。 1949年5月,解放战争的炮火逼近福州,国民党当局急着要把五百箱军事档案运往台湾。在这个节骨眼上,吴石将军作了个大胆决定--只挑一百多箱次要资料运台,多箱次要资料运台,而把二百九十八箱绝密档案悄悄留下来。这个要命的任务就落在了聂曦肩上。 在那个闷热的夏夜,聂曦带着几个可靠的人,趁着夜色把一箱箱珍贵档案运往仓前山麦园路的福建省研究院书库。他们专挑凌晨行动,用手 推车分批运输,.聂曦亲自在书库门口站岗, 直到}最后一箱档安全入库。这些档案后来为解放军的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你说这功劳有多大? 不过聂曦做的远不止这些。1949年春天,国民党军在长江沿线构筑“立体防线”,企图阻止解放军渡江。聂曦受吴石指派.把 标注着江防兵力分布的《长江布防图》做成缩微胶卷,通过上海地下党交给华东野战军。这份情报直接帮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避开了国民党的重点防御区域,以较小代情报直 接帮解放军在 渡江战役中避开了国民党的重点防御区域,以较小代价突破了防线。 聂曦特别擅长使用德国产的莱卡特制相机,能把情报文件缩微到16毫米胶片上。有一次,他把长达2.3米的《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缩微到仅3 厘米的胶卷,巧妙地藏在钢笔帽里。 据说他定制西装的铜纽扣里也藏着微型相.机,陪吴石.视察金门时,就偷拍国民党军的工事,冲印后藏在书籍封面的夹层里送出去。 他还独创了“双重密写”技术--先用柠 檬汁、米汤书写重要情报,再覆盖上普通信件内容,接收方得用碘酒和高温两次处理才能完全显影。这种机智,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1950年6月10日,聂曦与吴石、朱枫、陈宝仓一同被押赴台北马场町刑场。在台湾媒体拍摄的照片中,这个33岁的年轻人穿着白衬衫,双手反绑,面带微笑,眼神坚定地望着远方。这张照片刊登后,许多台湾民众感叹他“英武如英雄”未完……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