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0
今天这篇《曾国藩家书》大致讲的是我们做学问最要保持虚心。我常常看到有些朋友资质很好,但往往依仗自己的才华而傲慢自大,动不动就说别人不了解自己,看到乡试的墨卷就骂乡试墨卷不通,看到会试的墨卷就骂会试墨卷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官,未中举的就骂学院。平心静气地讲,他们自己所作的诗文,其实并没有什么超过别人的地方;不仅没有超过别人的地方,甚至还有不堪示人的地方。只是他们不肯反过来要求自己,于是就只看到别人的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被录取的人。傲气一旦滋生,就终究无法取得进步,因此潦倒一生毫无长进。 我平生在科名上极为顺遂,只是小考考了七次才成功。但每次未能考中,不曾敢说一句怨言,只是深深感到自己试场中的诗文太差劲了。至今回想起来,都如芒在背。当时不敢说怨言,诸弟可以问问父亲、叔父和朱尧阶就知道了。因为在考场之中,只有诗文丑陋而侥幸中举的人,绝无诗文优秀却被埋没的人,这是必然的道理。 三房十四叔不是不勤勉读书,只是因为傲气太重,自满自足,于是不能有所成就。在京城之中,也有很多自满的人。有见识的人看到他们,只会发出一声冷笑而已。还有那些当名士的人,把科举功名看作粪土,有的喜欢作古诗,有的喜欢讲考据,有的喜欢谈理学,沸沸扬扬地自以为压倒了一切。在有见识的人看来,他们的造诣其实并没有多少,也足以让人发出一声冷笑而已。所以我们用功,要极力去除傲气,极力戒除自满,不被人所冷笑,才有希望取得进步。 在求学问的道路上,傲气与自满就像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古往今来,多少人因这两点而止步不前。昔日的仲永,年少时天赋异禀,能指物作诗立就,可谓才华横溢。然而,他恃才傲物,不思进取,最终“泯然众人矣”。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它警示着我们,一旦被傲气与自满侵蚀,就难以在学问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训流传至今,便是对后人最真诚的告诫。只有放下傲气与自满,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在学问的海洋里,我们都是探索者,没有尽头,只有不断追求的过程。若想有所成就,必须戒除傲气与自满,以一颗谦卑的心去对待学问,对待他人,如此才能在求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生活感悟 #读书 #曾国藩 #vlog日常 #每日推文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1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40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