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1
穿舞蹈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成为一名奥斯曼帝国的贵族 第一缕阳光刺穿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浓雾时,你正摩挲着圣索菲亚大教堂改换门庭后遗留的基督马赛克。 指尖传来大理石的寒意与没药熏香的余温,就像这座更名伊斯坦布尔的千年帝都——拜占庭的幽灵仍在廊柱间游荡,而新月旗已插上狄奥多西城墙的裂口。 铜盘中的黑海葡萄尚沾着露水,侍从已将缀满红宝石的弯刀佩在你腰间。 迪万会议的羊皮卷轴记载着苏丹的意志:希腊工匠正将查士丁尼时代的排水系统改造成公共浴室,威尼斯商船缴纳的关税精确到第纳尔银币。 作为新晋帕夏,你必须在正午前核准三份军饷账目——那些昨日还在纵马劫掠的加尼沙里军团,今日已变成领取固定薪俸的卡皮库鲁精锐。 “罗马皇帝的后花园该种什么花?”希腊译官在重建工程图前喃喃自语。 你们踏过狄奥多西广场的废墟,紫色斑岩的裂缝里钻出野草。 苏丹的诏令明确要求保留竞技场的四座方尖碑,却在原本矗立查士丁尼雕像的位置建起唤拜塔。 历史总是如此,征服者抹去前朝的图腾,却又贪婪啜饮其文明的甘露。 当暮色浸透托普卡帕宫的琉璃窗,波斯乐师开始调试萨兹琴的丝弦。 宴席间突厥贵族们传阅着从热那亚商人手中截获的星盘,而被俘的拜占庭学者正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论证《古兰经》的宇宙观。 你晃动着威尼斯水晶杯,忽然注意到某位蓄须文官袍角绣着的双头鹰徽记——这个曾见证罗马帝国东西分裂的符号,如今正在奥斯曼的织毯上获得新生。 金角湾的潮声漫进宫墙时,你数着孔雀石廊柱投下的第十七个阴影。 权力如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暗流,表面托举着帝国的航船,深处却涌动着被淹没的文明残骸。 侍从呈上明日接见塞尔维亚使臣的议程,羊皮纸边缘还沾着君士坦丁堡陷落那日的火药碎屑。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6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3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4: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君士坦丁堡城墙:读懂帝国兴衰的终极密码本 #环球旅行#旅行#土耳其 君士坦丁堡古城墙是古代最著名的防御工事之一。因为之前看过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这本书,让我用了一天时间游览了伊斯坦布尔几处残存的君士坦丁堡古城墙遗址。 君士坦丁堡城墙位于伊斯坦布尔的老城区,横跨欧洲与亚洲的交界处,南临马尔马拉海,北接金角湾,控制黑海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始建于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一世时期,公元413年,狄奥多西二世将其扩建为震撼中世纪的三重防御体系:15米深壕沟+12米高护墙+20米主墙,96座塔楼形成立体火力网。希腊火喷射孔、声学预警管道等"黑科技",成为中世纪最复杂的军事要塞之一,直至中世纪晚期仍为君士坦丁堡的核心防线,历经22次围攻岿然不动,直至1453年奥斯曼苏丹动用70门巨炮持续轰击53天,方在圣罗马努斯门撕开裂口。 现存的城墙堪称建筑史断层扫描标本:下层罗马方石沉淀着古典余晖,中层拜占庭红砖烙印着东正教荣光,上层奥斯曼修补痕迹见证新月升起。 1980年,大规模的复原计划启动,1985年,城墙作为“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域”的一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狄奥多西城墙遗址群修复段绵延约6.5公里,城墙所在的位置略偏僻,周边游客寥寥无几。 当我用指尖触碰被炮火熏黑的石砖,仿佛听见奥斯曼禁卫军的冲锋呐喊,查士丁尼大帝的铁甲骑兵正踏破时空而来。——这里才是读懂帝国兴衰的终极密码本。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9: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1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94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