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1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当兵的就是了不起# 当兵的了不起,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刻在岁月里的担当,融在血脉中的忠诚。 第一,当兵的了不起,是危难来临时的“逆向而行”。洪水肆虐时,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堤坝,泡得发白的手脚是勋章;地震突袭时,是他们徒手刨开废墟,哪怕指甲翻飞也绝不放弃一丝生机。他们不是天生无畏,只是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便把“人民至上”刻进了骨子里,用自己的安危换众生的安稳。 第二,当兵的了不起,是平凡岗位上的“极致坚守”。在零下几十度的边防哨所,他们顶着风雪站岗,睫毛结满冰霜也目不转睛;在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漠,他们默默守护国防重器,与孤独为伴也初心如磐。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家人常伴,他们用青春丈量国土,用坚守筑牢防线,让我们在深夜安睡时,不必担心风雨来袭。 第三,当兵的了不起,是脱下军装后的“本色不改”。退役不是责任的终点,而是新担当的起点。社区里,他们是冲在防疫一线的志愿者;危难前,他们是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就像那位询问优待的退役军人,他或许只是想得到一份应有的尊重,这份尊重无关物质,而是对曾经奉献的认可。 相信我们都会记住,当兵的了不起,在于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和平的天空。这份了不起,值得被看见、被尊重、被铭记。因为他们守护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岁月静好。#保家卫国#致敬军人传递正能量 #军人伟大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3
͏͏ ͏3周前
“老山第一兵”邢志强:战友撤离阵地他一丝不挂孤身坚守117天 邢志强是1986年老山战役中的“孤胆英雄”,被誉为“老山第一兵”,其事迹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坚韧与忠诚。 邢志强1963年生于甘肃庆阳,1983年入伍,1986年随兰州军区第47军139师417团5连奔赴老山前线。面对211高地(被称为“绞肉机”)的防守任务,他主动申请驻守距离越军仅10米的1号哨位——一个夹在巨石间的狭窄猫耳洞,空间仅容两三人蜷缩,环境极端恶劣。临行前,军长钱树根为他斟茅台壮行,师长黄俊杰授予他象征荣誉的“00001”号战斗勋章。 1号哨位高温潮湿(超40℃),雨季积水淹没半身,蚊虫毒蛇肆虐,邢志强与战友为防皮肤病被迫赤身作战。初期两名战友潘久田、白世涛因重伤撤离后,他独自坚守117天,靠数羊、默唱军歌保持清醒,用绳子套头支撑休息。期间多次负伤,右眼被弹片击中仍坚持战斗,共击退越军数十次进攻,毙敌35人(一说37人),创下全连“零阵亡”的奇迹。 在生日当天(1986年6月15日),连长冒死送来烧鸡和茅台酒,军长电话命令他休息,师长黄俊杰通过电话为他唱《十五的月亮》。这些温情时刻成为残酷战场中的感人插曲。 战后邢志强被授予一等功,转业至陕西宝鸡电信公司,默默工作至2023年退休。他鲜少提及战功,每月资助烈士家属,拒绝商业炒作,仅表示“能活着已是幸运”。其事迹被写入军史,猫耳洞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誉为“和平年代的信仰灯塔”。 邢志强用血肉诠释了“老山精神”——在绝境中坚守信念,以平凡之躯铸就钢铁防线。正如战友所言:“我们今日的安宁,正是无数邢志强用生命换来的‘静好’。”#英雄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