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后浪这套经典插图诗集,让人好喜欢啊 1️⃣《灰烬里我披着红发升起》 这本是收录了西尔维亚·普拉斯的精选诗集。 西尔维亚,一位深陷抑郁却才华横溢的美国诗人,她写的诗,多是写自己的痛苦失去深爱父亲的痛苦,不被理解的焦虑,自我价值的怀疑,遭遇婚姻背叛的破碎......,每个人读完后都能被她的诗深深的共鸣。 她的美如带刺的玫瑰。毁灭似流星划过。 / 1️⃣《爱你,我要与时间激斗不舍》 这本是选取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节选,我读完后的感受就是,他怎么能把我们都经历过,但说不出的情感 说得这么的美和让人共鸣。 “我与你激斗不舍,要让你在我的诗行中战胜时间。” 把我爱你表达得甜蜜温柔,又悲壮。 而他的诗不仅美,而且读完后给我一种被接住的安 全感,让我那爱纠结,害怕的情绪有一个宣泄和被懂得的地方。 / 3️⃣《是爱唤醒了爱》 这本书的粉色封面和紫色扉页,我超爱的,拿着这本书翻阅,好像被浪漫温柔包裹着一样。书中是收录了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巅 峰的作品。她的诗被誉为莎士比亚之后蕞好的十四行诗。 她的人生也是饱受磨难,生长在一个严于控制的家庭下,幼时经历丧失弟弟的痛苦,15岁时又因骑马脊柱受伤,被困于床榻之上。 好在后来她遇到了爱的救赎,勃朗宁的爱,让她黑暗的生活有了光。读她诗,会恨容易共鸣到她的感伤,挣扎,但同时又有一种温柔的力量赋予你。 #后浪文学#后浪插图经典系列#后浪文学便携口袋本 #诗集#莎士比亚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1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的七绝语言精炼、意境雄浑,尤其以边塞诗和宫怨诗著称。以下是他的七绝特点及代表作: --- 一、七绝特点 1. 题材广泛:涵盖边塞、宫怨、送别、闺怨等。 2. 意境深远:善用意象营造苍茫、孤寂或壮阔的氛围。 3. 语言凝练:诗句简洁有力,情感饱满,如“一片冰心在玉壶”千古传诵。 4. 情感浓烈:既有边塞的豪迈,也有宫怨的婉约,矛盾中见真情。 --- 二、经典七绝选录 1.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赏析:以明月、边关起兴,抒写对良将的渴望与戍边战士的艰辛,被赞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2.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赏析:以寒雨、孤山烘托离愁,末句以“冰心玉壶”自喻高洁,成为千古名句。 3.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赏析:描绘边塞苍凉景象,展现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气势磅礴。 4.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赏析:以春日杨柳触发少妇心理变化,细腻刻画闺中寂寥与悔恨。 5.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赏析:将采莲女与自然融为一体,画面灵动,充满生活情趣。 --- 三、文学地位 王昌龄的七绝与李白齐名,明代王世贞称其“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其诗兼具豪放与婉约,既展现盛唐气象,又深探人性幽微,对后世绝句创作影响深远。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2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2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苏轼:屠一宝这篇《我的诗》,如一场追寻诗与爱的心灵漫游,字间满是落叶的轻响、白鹭的掠影、琴韵的悠长,读来如随诗人穿行于小树林、桥边、高楼与梅林,在寻觅与怅惘中,见诗与爱早已融入生命的肌理,炽热而深沉。 开篇从“丢落的诗”写起,银杏泛黄、红枫杂陈的小树林里,诗或许被风吹散,或许没于落叶——这“丢”字,原是追寻的起点。柳条残败、鸟儿叽喳,似都在嘲笑着寻觅的执着,却更显诗人对诗的牵念。桥边的回忆里,诗可能沉于河底,如马航黑匣子般难寻,将失落感托得真切,而“搅动一河波光”的联想,又让这“丢”有了几分诗意的重量。 白鹭叼诗而去的瞬间,是追寻中的意外与怅然,却也暗喻诗的灵动难拘。桥上的回望里,昔日与“你”共坐石墩、共读诗句的画面,让“诗”与“你”悄然重叠——原来寻诗,亦是寻你。喇叭声惊散思绪,诗“又老又瘦,痴呆了”,这自嘲里藏着深深的无奈,却丝毫不减追寻的决心。 “江心混沌,蒹葭苍苍”,诗的晃荡与“你”的眼波相融,此刻“诗”与“你”已全然不分。“你在哪里,我的诗也一定在哪里”,一句道破核心:诗即爱,爱即诗。于是朝圣般的追寻有了方向,编钟琴瑟相随,日月交替为伴,执着中见赤诚。 接下来的铺陈,将“你”(诗与爱)嵌入四季:孟春的花香、炎夏的荷影、金秋的菊魂、寒冬的梅姿,皆是“你”的化身,让生命的每一刻都因诗意而丰盈。“没有了你,就是死水一潭”,直白的告白里,是诗与生命的共生。 更妙的是对“你”的多重喻象:是容纳喜怒哀乐的大海,是贯通《诗经》与维也纳乐厅的旋律,是映照着岸芷汀兰的天光云影——诗的纵深与广度,在这些意象中舒展,既有古典的厚重,又有现代的灵动。 与佛的问答,点醒“放下该放下的,除了爱”,将寻诗的执着升华为爱的慈悲。诗的意象是“宇宙苍生”,这份爱便超越了小我,有了关照天地的阔大。 末段写“你”藏身梅林、催开梅花,与雪花共舞,在紫罗兰、红玫瑰、月光、朝霞的意象里,诗与爱成为生命中最绚烂的底色。“弹起我的七弦琴”,让诗灵与琴韵相融,在“此时此夜难为情”的怅惘与沉醉中,收束这场追寻——原来诗从未丢失,它早已化作“你”,住进了灵魂深处,与生命共舞,与爱同行。 通篇以“寻诗”为线,实则写尽对诗意与真情的执着。落叶、白鹭、流水、梅林,皆是情感的载体;四季、音乐、佛理,皆为诗意的注脚。在“丢失”与“寻回”的往复中,让人读懂:所谓诗,不过是爱的另一种模样,是灵魂对世间美好的永
00:00 / 07: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