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6
闲聊系列:正常人研究哲学,一般不会有好下场,除非他不正常。 比较丧,请选择性浏览。 正常人研究哲学,可能会经历的四个路径。 1、悟性太差,完全读不懂,然后放弃,最后做一只快乐的猪,然后一直快乐下去。 2、悟性太差,但强读,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张嘴就是谁谁谁说过,行动力超强,破坏力也超强,成为一直倔强的驴,火气很大,专业抬杠,但不自知。 3、悟性很好,看透了世界真相,成为一个很痛苦,很抑郁的人,因看透了每种可能的动因和结果,很怕选择,行动能力减弱,不再热爱这个世界,会一直痛苦下去。 4、悟性很好,也看透了世界的真相,起初痛苦抑郁,深刻体会生而为人的痛苦,知道选择的动机和结果,但仍然选择行动,甚至不惜生命去选择反抗整个时代,结果是会更爱这个世界,并获得黑色生命力。 自我体会:一定会遇到一个大坎,虚无主义。读的越多,越容易陷入虚无主义。哲学是理性的思考,而理性中自带一股否定的力量,这力量很强大,强大到它能否定掉外部给你的一切定义。只要接触哲学,就逃不掉这个坎。一旦掉进去,真的就很难再出来,直到你看清楚,原来自己才是所面对世界的定义者,这时候才会跳出坑,并获得新生,且变得比原来更强大。#人类观察 #哲学 #独立思考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9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1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98
00:00 / 04: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
浅喜8月前
上海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也说:“人到40岁,还是信力不信命,那只能说明此人悟性太差。”年轻的时候,大部分人往往会觉得信命是一种封建迷信,对此嗤之以鼻。但到了40岁,经历的事情多了,就开始不由自主地信命。 为何人到了40岁,就开始“相信命运”了呢?所谓的“相信命运”,并不是一种消极认识,而是一种“接纳”不完美的智慧,是在正视自己的人生。苏轼道:“寄蜉蝣之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天地那么大,我们却那么渺小。在这个年纪,无论再怎么努力,成功的概率都太小了。因为一个人是很难改变外部环境的,就好比一个人的八字,五行平衡,但出生时有克制自己日主的五行,就预示着在某个阶段存在些许挫折,就像有些人可以一夜暴富,但并没有能力守住财富,走了大半生,仍然没有走出阶级困境的桎梏。 生命中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认知能力的变现,再深入点思考,实际上财富取决于自己对天道系统和人道系统的掌握程度。 而成为亿万富翁,也从来不是靠努力工作就能达到的,要懂得顺势而为,这是天道。普通人,再怎么努力,几十年的财富积累,最终也只不过是个中低产阶级。更何况,你已经40岁了呢?信命、知命、拼命,是人道。 古时的屈原、刘邦、重耳、黄忠、吴承恩,现在的褚时健、任正非,张忠谋等都是大器晚成典范。他们在某些方面是榜样,但他们的成功离不开机遇和先天的努力,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机遇不一定会降临到每个人身上。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那么,命运的改变也需要百分之一的机遇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力,而真正决定命运走向的,便是那百分之一的机遇。#认知 #感触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8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95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