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7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9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09
为何是广岛长崎?原子弹投放的冷酷计算 1945年8月,“胖子”和“小男孩”的投放地点为什么是广岛和长崎,而不是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这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答案在于:这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一次经过精密计算、冷酷评估,并夹杂着偶然因素的“定点清除”。 回到1945年夏天。美国为尽快结束战争,动用了其终极武器——原子弹。但目标的选择,必须最大化其军事和心理效应。为此,一个由顶尖科学家和军官组成的“目标委员会”制定了几条铁律: 第一,军事价值重大:必须拥有重要的军事设施,如指挥中枢、部队集结地或军工生产基地。 第二,心理震慑极强:城市规模要足够大,毁灭它能瞬间摧毁日本的抵抗意志。 第三,确保轰炸效果:最关键的一条——必须是此前未被大规模常规轰炸摧毁的“处女地”。这样才能清晰、准确地评估原子弹这种新武器的毁灭性数据。 现在,我们拿着这份标准清单,来审视那些备选城市: 东京:作为首都和政治中心,为何被排除?答案很现实:它已经失去了轰炸价值。在1945年3月10日的“东京大轰炸”中,美军投下逾两千吨燃烧弹,将这座城市约四分之一区域夷为平地,约10万人死亡,伤亡比原子弹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重要的是,炸平东京可能导致日本政府陷入彻底混乱,无人有权出面投降,这违背了美国“迫使日本投降”的核心目标。 大阪、名古屋:同理,这些工业重镇早已被盟军的常规轰炸反复“光顾”,化为一片片焦土,不再符合“效果评估”的要求。 京都:这是一度被强烈考虑的目标。作为千年古都和文化象征,毁灭京都能从精神上给予日本最沉重的打击。然而,战争部长亨利·史汀生坚决反对,他认为摧毁这座充满文化瑰宝的城市,将是“文明的灾难”,也会在战后激起日本人永恒的仇恨。在他的力保下,京都从名单上被移除了。 经过这一轮筛选,广岛脱颖而出,成为天选之子。它是日本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是本土防御的核心指挥枢纽;它是一个重要的军事物流港口;最关键的是,它几乎是日本唯一一个未遭大规模轰炸的主要城市。它成了一块完美的“试验田”。 #历史故事 #历史冷知识 #真相 #原子弹 #二战
00:00 / 04: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