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 碎积云:是由层云分裂或浓雾抬升而成,属于支离破碎的层云小片;也可能是积云形成初期或被风吹散后的残留部分,是空气对流作用下,水汽在凝结与蒸发消散过程中形成的边缘破碎的云块。 积云:是由空气对流运动形成的。在近地面层,空气受热或受地形等因素影响而上升,当上升气流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便会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积云。 絮状高积云:是由中空气层的不稳定对流形成的。在中层大气中,若存在微弱的对流运动,使得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凝结,同时受高空风的影响,云块被拉扯成絮状结构,从而形成絮状高积云。 钩卷云:是由高空的冰晶组成,通常在高空急流的作用下形成。当高空存在强烈的风切变时,水汽在高空冷却凝结成冰晶,这些冰晶在风的作用下被吹成钩状或丝缕状,从而形成钩卷云。 波状卷积云:由高空大气的波动运动(气象上称“大气波动”)形成。高空存在密度或风速差异的气层,当气流发生波动时,波峰处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结成微小冰晶(卷积云由冰晶构成);波谷处空气下沉增温,抑制云的形成,最终形成整齐的波状、鱼鳞状排列的云块,即波状卷积云。 #天气 碎积云:一般预示晴好天气,单独出现且无明显发展时,表明中低空气层比较稳定。不过,它偶尔也会出现短时小雨,但降水强度很小,正如农谚“天上赶羊,地下雨不强”所描述的那样。但如果碎积云从东南沿海方向飞速移向本地天顶,势如跑马(即“跑马云”),则预兆本地可能受到热带气旋的侵袭。 积云:通常预示着晴好天气,因为这种积云是在比较稳定的大气环境中形成的,对流运动不强,不会产生明显降水。 絮状高积云:出现时通常预示着天气将发生变化,往往是阴雨天气的前兆。因为它的形成反映了中层大气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容易进一步发展,导致云层增厚、降水出现,比如可能会出现雷阵雨等天气。 钩卷云:出现时往往是暖锋或低压系统来临的预兆,通常预示着未来将有阴雨天气。民间有“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的谚语,形象地说明了钩卷云出现后,一般在1~2天内会有降水过程。 波状卷积云:它出现时通常预示短期天气晴好,但也是大气不稳定的早期信号。民间谚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说的就是这种云——若波状卷积云逐渐增厚、向低海拔扩展(转为高积云或层积云),则可能在1-2天内迎来阴雨或大风天气;若始终维持碎小的波状形态,则天气持续晴朗。 #一天一朵云 #云的心事只有风知道 #原创视频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53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8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形成 层云:是由近地面的水汽冷却凝结或由雾抬升而成。通常在稳定的大气条件下,如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空气降温,水汽凝结形成层云;或者当潮湿的空气缓慢流经较冷的地面或水面时,也会形成层云。 雨层云:这是最常见的形成方式,当层云或高层云所处环境水汽持续补充、云层垂直方向不断增厚(从薄幕状发展为厚密云体),且大气垂直运动增强时,会逐渐过渡为雨层云。在暖锋或准静止锋影响下,暖湿气流缓慢爬升,水汽持续凝结,云层从高层云逐渐向下延伸、增厚,最终形成覆盖范围广的雨层云。强烈对流的积雨云在减弱阶段,其厚重的云体逐渐扩散、变得均匀,垂直运动减弱,会转化为雨层云。 #天气 层云:出现时,天空通常呈阴天状态,云底较低,给人一种灰蒙蒙的视觉感受。它一般会带来弱降水,如毛毛雨、小雪等,降水强度较弱;有时也可能持续阴天但无明显降水。 雨层云:是典型的“降雨云”,会带来连续性的中到大雨、大雪或雨夹雪,降水持续时间长(通常数小时至十几小时),强度相对稳定,无明显间歇。云层厚密且均匀,呈暗灰色或深灰色,完全遮蔽天空,无法看到太阳、月亮或其他云层,地面光线昏暗。降水过程中常伴随低能见度,云层底部因降水蒸发或雨滴下落,会显得模糊不清;有时会出现碎雨云(从雨层云底部脱离的小块云),进一步加剧天空的阴沉感。 #一天一朵云 #云的心事只有风知道 #手机摄影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