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9
王阳明心学语录:养性和知性 壶天山人诠释:心性修养如同培育名兰——知性是识得兰草本具的幽香特质,养性则是提供合宜的水土养护。阳明心学这对功夫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唯有先明晓“性即理也”的本体认知,方能开展“如好好色”的自然涵养。这包含三重递进:筑基阶段如园丁整地,通过日常格物培养觉知;知性阶段似花苞初绽,在某个刹那识得本心光明;养性阶段则如花期养护,以“又如何”的平常心面对世事浮沉。明代大儒陈白沙“静中养出端倪”的体验,正是这种修行的生动写照。实践此法,可把握“三字真言”的妙用:遇顺境时默念“又如何”,防止得意忘形;处逆境时轻提“又如何”,避免妄自菲薄;日常闲适时常思“又如何”,养成超然心态。这种修养不是消极麻木,而是如《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的从容自在。王阳明在宸濠之乱后面对毁誉时的泰然,正是这种养性功夫的极致展现。修习日久,便会明白“知性”如同认清航向,“养性”则是把稳船舵——唯有二者兼备,方能安稳抵达心性光明的彼岸。这种认知,既能避免徒务虚知的空谈,又可防止盲目前行的劳顿,恰似饮茶,既需明晓茶性(知性),也要掌握火候(养性),方能品得真味。当功夫纯熟,自能达到"不离性情日用间,直造先天未画前"的境界,在平凡生活中体现"无人而不自得"的洒脱。#壶天山人诠释 #人文 #修行 #悟道 #国学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2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国学经典:读《菜根谭》——守护心中明珠 “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菜根谭》中的这段话,以明珠为喻,生动地揭示了人心的纯净本质以及被污染后的不同状态,更深刻地指出了修养心性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人心本如一颗明亮的珍珠,澄澈光洁,然而却容易受到外界的玷污。当物质的欲望如同泥沙般包围我们时,内心便被遮蔽,失去了原本的清明。但这种由外在物欲引起的污浊,还是比较容易清除的。我们可以通过简朴生活、自律自省等方式,减少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让内心逐渐摆脱物欲的束缚,恢复纯净。 然而,当情感的执着与认知的偏见如银黄装饰般紧密贴附于心珠之上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而棘手。这种内在的情识障碍,往往根深蒂固,难以察觉,更难以去除。比如,我们对某个人的刻板印象、对某种观念的偏执坚守,都可能让我们的心陷入囹圄,阻碍我们看到事物的真相。这种内在的执着与偏见,如同给明珠镀上了一层华丽却虚妄的外衣,让我们迷失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难以感受到真正的自由与光明。 因此,求学修身之人,不必过度担忧外在的污垢,而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在的净化上。不要害怕外在的干扰,而要警惕内心的认知障碍。我们要时刻保持觉察,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被情感的偏见和固有的认知所左右。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逐步打破内在的壁垒,让心灵回归到纯净无瑕的状态。 在修身养性方面,守护心中明珠意味着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情绪和念头。当愤怒、嫉妒、贪婪等负面情绪涌上心头时,要及时察觉并加以调节。不要让这些情绪如野草般蔓延,遮蔽了内心的光明。同时,我们也要审视自己的认知模式,是否总是带着偏见去看待他人和世界。尝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不同的观点和事物,让心灵在多样化的体验中得到升华。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中,认为拥有了更多的财富、更好的物质条件,就能获得幸福。然而,当我们不断满足物欲时,却发现内心的空虚并未因此填补。《菜根谭》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并不来自于外在的物质,而是源于内心的纯净与满足。学会减少对物质的依赖,关注精神世界的建设,才能让生活的质量得到真正的提升。 #涨知识 ##普及知识 #讲解 #分享 #科普一下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9: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君子思维合唱团”这个名字,如同一颗绝妙的种子,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意象。它完美地将东方传统智慧与西方艺术形式、个体修养与集体创造融为一体,能激发多层次、多维度的联想。 让我们一起展开这幅联想画卷: 第一层:古典与风骨的联想 1. 《诗经》的“风雅颂”:立刻联想到古代士大夫“诗言志,歌永言”的传统,一群君子通过音乐与诗歌进行精神的交流与共鸣,既有“风”的民间智慧,也有“雅”的士人情怀。 2. “竹林七贤”式的雅集:仿佛看到一群超然物外的贤士,于竹林之下,清谈玄理,琴箫和鸣。他们个性迥异(有如嵇康的刚烈,阮籍的放达),却共同奏响了一个时代的“思维交响乐”。 3. “君子和而不同”的生动写照:合唱团最精髓之处在于,不同声部(高音、中音、低音)和谐共存,最终达成更丰富的和谐。这正是“君子”之间既不盲从附和,又能为了更高目标而协作的完美隐喻。 第二层:现代与协作的联想 1. 一个高绩效的“思想董事会”:想象一个顶尖的智囊团或创业团队。每位成员(“君子”)都在自己的领域(“声部”)深度思考,他们不搞办公室政治,而是通过理性、尊重和共同的愿景,将各自的思想“和声”在一起,形成强大的战略共识。 2. 互联网时代的“优质知识社群”:这就像一个成员经过筛选的、氛围极好的线上论坛或研究所。没有网络暴力和浅薄争吵,只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像不同声部的歌手一样,围绕一个复杂问题,各自贡献专业知识,共同“演唱”出一份深度报告或解决方案。 3. “批判性思维共同体”:合唱需要精准地聆听他人并调整自己。在这里,成员们相互充当“思维的磨刀石”,通过友好的质疑、补充和论证,使集体的思考变得像一首复调音乐一样,清晰、严谨而富有层次。 第三层:哲学与认知科学的联想 1. “分布式认知”的理想国:它形象地描绘了“广义分布式认知”的至高境界——个体的认知能力(君子之思)通过一个良性的协作结构(合唱团),涌现出远超个体总和的集体智慧(动人的合唱)。 2. 对抗“信息茧房”的良方:合唱团由不同声部组成,本身就意味着多样性。这提醒我们,要成为真正的“思维君子”,必须主动引入与你“声部”不同的观点和视角,避免思想的单调和封闭。 3. “心流”状态的集体版本:当每个成员都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又能完美地感知并配合他人的思维节奏时,整个团体就进入了一种集体心流状态,创造力喷薄而出。 总结:这个名字为何如此有力?
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7
00:00 / 03: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