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席娟3周前
那碗米线端上来时,腾起的热气在眼前打了个转。雪白的细丝在琥珀色汤里微微漾开,倒真像窗外南湖清晨的波纹。这已是第二顿吃米线了——昨夜的、今晨的,米线的滋味在舌根堆积,北方人的肠胃总觉得空落落的,仿佛这些滑溜的丝线穿肠而过,什么也没留下。 推开南湖边西南联大博物馆厚重的木门,市井的烟火气便被隔在了身后。 馆内时光陡然沉静下来。光线透过高窗,如水般缓缓流淌。迎面整面墙都是毕业证书——泛黄的纸页上,钢笔字迹依然清癯挺拔。我凑近细看,证书主人1939年秋入学,1945年夏方得毕业。整整六年。战争把青春拉得这样长,又这样薄。 旁边玻璃柜里,摊开一本笔记本。密密麻麻的公式间,蜷着几行小字:“昨夜轰炸,屋瓦皆震……晨起读书如常。”墨色极淡,像晨雾里匆忙写就。我仿佛看见那个青年,在警报解除后的微光里,轻轻拍去长衫上的尘土,继续演算未尽的公式。窗外硝烟未散,他的笔尖却稳稳划过纸面。 最深处,整面墙都是黑白照片。他们真年轻啊,眼神清澈,笑容腼腆,三三两两站着,像是随时会从相框里走下来。可他们的长衫洗得发白,西装肘部打着整齐的补丁,女生的旗袍短了一截,显然是接过了边。唯有脊背,个个挺得笔直。 走出博物馆,正午的阳光洒满南湖,水面碎金跃动。远处,西南联大先锋书店的钟塔矗立湖心,像另一个时代的守望者。现代与往昔就这样隔着湖水对望。 我忽然想起那碗米线,想起那些在舌尖稍纵即逝的滋味。它们确实没能填满北方的肠胃,却像这些年轻的面容,像公式间隙里的墨痕,像六年方得一纸的毕业证书——轻盈得抓不住分量,却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沉甸甸地坠进心里。 原来有些存在,本就不是为了被消化,而是为了被铭记。就像南湖的水波,漾开又平复,却把天空的影子,永远留在了湖心。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