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听刘嘉老师的《心智探秘》第二课“意识”,被一个心理实验和比喻深深震撼。 💡 思想实验:谁是真正的司机? 想象一下:开车时,主驾驶是你的无意识大脑,他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副驾驶坐着你的有意识思维,也就是你所以为的“我”。实际上,车一直是主驾在开,但副驾透过车窗看着一切,产生了“是我在控制车辆”的完美错觉。 🧠 科学印证:准备电位实验(Libet 1983) 1️⃣ 把你连上脑电,说:想动手指就动,但记住“第一次意识到动念”的瞬间按表。 2️⃣ 结果:大脑在“你意识到”之前 0.35~0.55 秒,就已经发出了动作指令。 3️⃣ 结论:无意识早已启动,意识只是事后“认领”了这个决定~~即:主驾已经踩下油门,副驾才掏出手机拍照配文“我决定出发”。 🎨 终极领悟:意识,是欣赏大脑创作的艺术 那么,我们的意识究竟有什么用?我学到的一个绝美比喻是: 我们主观的“我”,并非画家,而是站在画廊里的欣赏者。 我们的一切所思所想、所见所感,都是无意识大脑在幕后精心创作的一幅幅艺术品。而“意识”,这个当下的“我”,正是在画廊中漫步,欣赏、解读并为这些作品赋予意义的观众。 ✨ 我的三点感悟: 1️⃣ 放下控制的执念:就像你不会去干涉画家的每一笔,我们也应学会信任身体的自动驾驶系统。那些下意识的躲避、灵光一现的直觉,往往是更精妙的智慧。 2️⃣ 从司机到游客:把自己从“驾驶员”的重压中解放出来,切换到“游客”心态。不再执着于“为什么这么选”,而是去体验和品味选择带来的所有风景。 3️⃣ 活在艺术馆里:每一天,我们都在体验一场由自己大脑独家策展的、名为《我的人生》的艺术展。意识到这一点,会对生活中的每一个平凡瞬间都生出一种惊叹和感激。 所以,别再焦虑是否掌控了一切。把方向盘完全交给无意识,会翻车;死死攥着“我必须掌控”,会累死。 最好的姿势是: ——主驾安心开,副驾看导航; ——遇到大弯,轻轻说一句: “兄弟,前面慢点,我想多看看风景。” #刘嘉 #心智探秘 #清华大学 #心理学 #潜意识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6: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4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7: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