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导师的总结 【家塾教学法】【养正遗规】三字经诸子百家 8-16德行从哪里来的?解门、行门,从【家塾教学法】来的,从【养正遗规】来的,从“正”来的,所以要“养正”。“正”不养,自自然然【三字经】里怎么讲?「苟不教 性乃迁」,对啊,正就没了,迁就是改变。「人之初 性本善」,那个本性它就不善了,所以说大家要懂。我们学汉学,弘扬汉学,当老师是为什么?你就跟曾国藩一样,现在国难当头,人心沦丧,道德谁都不知道了,在天下这么个局面之下你来讲课,真的就跟当年统领湘军一样,打败什么呢?打败现在的邪知邪见,现在这种颓乱的局面,人为什么会服你?你做到了。大家一定要记得,不管用你学它干什么?我不说这岔路口吗,往那边走它不管用,你去问那教授能不能救?他真救不了。你找一百个教授,一百条路。你看古代,大家有机会去看【四库全书】,浏览它那个目录提要,看目录提要都很重要,全书没有时间看,你看目录提要,可以说诸子百家,英雄所见大略相同,都一样,他讲得是什么?师父告诉我们,一句话,【四库全书】从中国有学术史以来最精华的全在里边,不离开十二个字「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仁爱和平」,师父这个话金玉良言,就跟这个话所讲的是一样的,你可以文垂金石,说出来的话可以刻到石头上。今天我们可以问一问,哪一个人从【四库全书】里找出来一本,你们看到那整个一屋子,【四库全书】多少本,你拿出一本来找出来其中一篇,甚至一句话你说这个违背了「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仁爱和平」,谁能够做到?师父就有这个信心就告诉我们,要不然怎么能做导师、宗师!那真正是见到了精髓、见到了本质。你没有好老师你学去吧,越学越乱。【四库全书】里边也收录了一些有问题的,他告诉给你,这个东西你要小心,提醒你这是有问题的,说明它的标准不变。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什么叫汉学,什么叫宋学。今文学派,古文学派 11-2另外我们手里边我们很快要讲到【养正遗规】,【养正遗规】、【教女遗规】,我们看书目单里边都有白话文的那种书,包括这个【说文解字】也有白话文的,我们都不建议大家用这些本子。参考呢,不是报名研究员的可以参考,报名研究员真正做学问的,这些东西最好不看。那怎么办呢?读原文。读原文之后自己找注解。从开始入学的时候我们就养成这种求学的好的学习方法、好的习惯。不要说人家这本书是白话文,拿过来之后反正我都知道了,我也不去查,不可以。一定要记住,这是师父老人家教给我们的。看文言文要自己去查,查【说文解字】,查【故训汇纂】,查【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这是我们手边三部很重要的工具。【说文解字】我们用段注的,所以在一开始要养成这个好习惯。我们在【家塾教学法】上还特别立了个小题目叫【怎样做助教】,我们同学们已经做了一段时间了,把它坚持住,要会大量地查资料。真正做学问的人,尤其清代考据之学非常兴盛,哪有不查资料的?大家记住,在汉朝的时候,做学问就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做今文学派,这个以后你们慢慢去查资料,今文学派;一种叫古文学派。古文学派是以谁为代表呢?我们知道的许慎老先生,实际上他上边还有老师,贾逵他们这些,郑玄,这都是古文学派。古文学派它的特点是什么呢?非常重视每个字、每句话它的本义。它这个字原来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所以重视训诂,重视查资料,这是汉朝的时候的传统,今文经学不太重视这些。大家一定要有这个概念,重视查字这种学派在汉朝古文学派,古文经学,这个叫做什么呢?这个就叫做汉学。我们总说汉学院,我们总说复兴汉学,你看香港汉学院,为什么用个汉学?你看在学术上还有宋学,宋明理学,宋朝、明朝这是以二程、朱夫子他们为代表的,王阳明他们为代表的,理学在清朝也很兴盛。所以在学问里这个叫做宋学,他们不太重视训诂,不是这种作派,这种作派是典型的汉学。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呢?从东汉的时候就已经很兴盛了,所以它称之为汉学的缘由就在这。就重视训诂、重视考据,每句话都是怎么回事,每个字是怎么回事,所以师父让我们从【说文解字】开始目的就在此地。要恢复、光复汉学,是这么个传统,所以大家要懂。理学不重视这个,理学我们可以作参考,实际上汉学和宋学它是一回事,这个是我们大家要了解的这个常识。为什么我们从一开始做助教告诉给同学们做学问的时候就要养成这种习惯呢?#家塾教学法 #说文解字 #养正遗规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名宿大儒仅仅是个君子养正遗规【清儒学案】、【明儒学案】 8-14怎么来判断这部书我是学还是不学?他自己力行,他弘扬宣传「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仁爱和平」,这个书是汉学的好参考书;如果它是违背这个的,那是异端,夫子讲要「攻乎异端」,你要给它废除掉,不要做害群之马,是这个意思。所以说我们大家要知道怎么个学法,一开始就不能错了,一定记住,一开始就不能错了。你们各位同学哪些问题随时都可以提出来,这一堂课半个小时之后,你们听出个大概情况了,一般老师讲半个小时之后就差不多了,大家有问题都可以提出来,随时提问,这个脑子不动是绝对不行,这叫思维善法。所以我们在这是给大家提出来,在做了这些基础的准备功课之后,到了分水岭,你走哪条路,是世间大学研究所的路还是师父教给我们这个?内学,心性之学,向内求,那个是向外求,这是向内求,不但他自己修,一定记住这个解门有了,你在下了课之后还要行,叫解行相应,这叫真正做学问。不是说笔墨纸砚摆在这儿,我这天天做文章在这儿找这些参考资料,放下之后继续贪嗔痴慢疑,自私自利,名闻利养,那不叫做学问。为什么?他离圣贤越来越远,读书志在圣贤,这个目标是绝对不能够模糊、动摇,不可以!要非常清晰,我今天像不像个君子,你看那个标准在哪里?都在这里,都在【养正遗规】里。小小小君子,长大了就是真君子,一定要做到,大家要听得明白,千万读书不能读成书呆子,读成糊涂虫,你做到了没有。说实在话就是这个“做到”,把经典落实就这一桩事情就是分水点,你以为走了这条路了,我向内学,向内学你只有解门,你还有一个分水岭,你没有行,你又完了,好懂吧,你入了这个门,你以为我找的都是古注,都是汉代的,可以,你有没有做到?所以你们大家在看【清儒学案】、【明儒学案】,在看这个的时候,你还会看到这些在古代,唐宋元明清汉,你看到这些大儒,你看到他们,他们还有打架的,还有读书人里边名气很大、身份很高、著作相当了得的,他自己烦恼习气还有,入了这个途他还有究竟和不究竟之别,所以他学到最后是个君子,他仅仅是个君子,外边那些外行把他称作是名宿大儒,其实他仅仅是个君子,内行能看出来,为什么?还跟别人打架呢,那毛笔字写得很好,文章写得真棒,出门还跟人家斤斤计较,那仅仅是个君子。
00:00 / 04: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09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