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8
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红楼梦》有看的价值吗? 高鹗续写红楼梦差在哪?  1、首先直观的,文笔实在差得太多,读起来简直索然寡味,完全没有阅读快感。   但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想不模仿它的语言方式是很难的,因为这种语言方式很能打动人,也很优雅,但是这种优雅高鹗他学不来,因为他很多事情没经历过。就像一个人没吃过鱼子酱,那他只能根据吃过的红烧鲫鱼肚子的鱼子来揣摩鱼子酱的味道了。  2、诗词方面  再来说说诗词方面,曹雪芹他能写许多风格的诗词,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他全都能写出来。《葬花吟》是偏古体的,《芙蓉》是偏骈文的,这些形式他也都能确凿把握。但是高鹗的诗词读起来就像打油诗一样,没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功力也弱。   还有那些俗语的引用,曹雪芹除了在刘姥姥那喜欢用,其它地方很少用。但是高鹗他真的很喜欢用,这里也要用那里也要用,让人实在忍无可忍!文章显得糙,粗鄙,文风怪异。   3、行文线索,也就是整体把握,曹雪芹的文字流畅至极,简直没有一字赘述。他要写一朵花必然有一朵花的作用,一棵草有一棵草的作用。哪个人回头笑了一下,一个镯子,一句话,包括每一句诗,全部都是有作用或是寓意的。历来形容曹公文笔有一词叫“草蛇灰线”,什么叫草蛇灰线?就是伏笔千里,看似若有若无,终归有你恍然大悟地一刻。   反观高鹗,行文松散,东拉西扯。 所以看来看去就是不知所云,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4、人文关怀和宿命论。不管是曹雪芹还是贾宝玉,是一个非常自怜又悲天悯人的人。觉得花草树木样样有感情,他觉得自己可怜,觉得身边的人个个可怜。而且他又敏感,他的吃穿用度十分考究也不仅仅是因为家境,因为他敏感、挑剔。用现在的话说他有人文关怀、有品位。但是高鹗没有,高鹗就是一个大老粗。   而且曹雪芹是一个非常非常相信宿命论的人,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一场悲剧,他挣又挣不脱,所以挣了也是徒劳。但是他又很渴望他与俗务隔离的生活。 但这些是高鹗无法想象的,但就是这样的人续写了曹雪芹的作品,这也是命运给曹雪芹开的玩笑吧。  5、关于结局问题  其实结局怎样,个人认为也不是特别重要。林黛玉是病死的还是溺死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结局的发展并不合情合理。贾家再次复苏,你讽刺了君王恩来去无定了吗,高鹗却是感恩戴德的。 曹雪芹想要反礼教,高鹗却一定要给他拨正。 #红楼梦 #名著 #文学 #书籍 #四大名著
00:00 / 09: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9
评《红楼梦》影视改编:经典演绎与时代回响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影视改编一直备受关注。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影视作品,犹如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原著的魅力与内涵。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堪称经典之作。它在服装和音乐方面表现卓越,服装美轮美奂,契合原著“无朝代、地域可考”的精神,音乐具有古典美且在当代流行,像《枉凝眉》《葬花吟》至今仍广为传唱,成为《红楼梦》的形象代言。众多场景拍摄如画,湘云醉卧、黛玉葬花等,让观众如临其境,陶醉其中。然而,它也存在一定遗憾,将原著开头的神话故事砍掉,只剩下现实世界的宝黛爱情故事,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使经典的宝黛相见失去了基础和渊源。 与之相比,胡玫导演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则是另一种风格的呈现。这部电影上映后争议不断,豆瓣评分仅3.1分,票房不足千万,还斩获多项“金扫帚奖”。但抛开这些负面评价,它有独特之处。以往的改编多聚焦原著的文学性与艺术美,而这部电影大胆做减法,将核心指向“钱”,叙事围绕宝黛爱情线和贾府财政危机线展开,且财政危机线最终吞噬了爱情线,这是对《红楼梦》极为“精准”“残忍”的解读。不过,其剧情是书中重要场面的拼凑,如“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场景的混乱拼接、刘姥姥两次进大观园的合并等,拼凑感太强。在场景和画风上,耗费巨资却缺乏古典韵味,现代式网大风让其饱受诟病。 《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是对经典的再创作,每一个版本都在努力平衡忠实原著与艺术创新之间的关系。87版虽有瑕疵,但仍是难以逾越的经典,它为后来者树立了标杆;《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虽饱受争议,却也为《红楼梦》的影视改编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无论如何,这些改编作品都让《红楼梦》以不同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领略到这部文学巨著的魅力。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优秀的《红楼梦》影视改编作品出现,继续书写经典的时代回响。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