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8
00:00 / 1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87
青春铸渠:我们与引滦入津的岁月 1980年11月23日,我和一群同乡伙伴背着简单的行囊,在乡亲们的嘱托中踏上了军旅征程。那年我刚满18岁,还是个带着田埂泥土气息的农村青年,对军营的向往和保家卫国的热血,冲淡了离别家乡的不舍。 新兵营的训练刚让我们褪去几分青涩,1981年就得知了天津面临严重缺水的消息。1982年5月,引滦入津工程正式开工,我们这群农村义务兵接到命令,成为了工程建设队伍中的一员。出发前,指导员告诉我们,这条水渠关乎天津数百万群众的生计,每一分努力都意义非凡。 工地上的条件比想象中更艰苦。没有先进的施工机械,很多工作全靠人力。我们扛着钢筋、背着水泥,在崇山峻岭间开挖渠道、修建泵站。白天,烈日炙烤着大地,军装湿了又干,结出一层白花花的盐渍;夜晚,就挤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累得沾床就睡。作为农村出来的兵,我们骨子里有着一股能吃苦的韧劲,手上磨起血泡就裹上布条继续干,肩膀压得红肿也从不吭声。 战友们来自天南海北,却因同一个目标紧紧拧在一起。谁体力不支,身边就有人搭把手;谁遇到技术难题,老兵和技术员就耐心指导。记得在开凿隧洞时,洞内光线昏暗、空气污浊,我们轮班作业,每班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出来时浑身都是泥土,只剩眼睛发亮。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只想早点让天津群众用上清澈的滦河水。 日复一日的坚守终有回报。1983年9月11日,引滦入津工程正式通水。当看到清澈的滦河水顺着我们亲手修建的渠道流向天津市区时,工地上响起了震天的欢呼。我们站在渠边,望着奔腾的河水,泪水模糊了双眼——所有的汗水、疲惫,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自豪。 1984年元月1日,带着工程竣工的喜悦和军人的荣光,我们光荣退役。如今再想起那段岁月,18岁的军旅初心、工地上的并肩作战、通水时的激动瞬间,依然清晰如昨。引滦入津的渠水滋养着天津城,而那段筑渠岁月里收获的坚韧与担当,也成为了我们一生的财富。我们以农村义务兵的身份,为国家和人民尽了一份力,这段青春记忆,永远值得骄傲。敬我们并肩筑渠的时光,敬我热血沸腾的18岁,更敬散落天涯、初心不改的每一位战友!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7: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