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25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本我”“自我”“超我”是人格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本我 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着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它完全处于潜意识中,遵循快乐原则,即追求即时的满足,不考虑现实的条件和后果。例如,当你感到饥饿时,本我会驱使你立刻去寻找食物来满足这种生理需求,而不会考虑食物是否合法获取、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等。 二、自我 自我是在本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它遵循现实原则,一方面要满足本我的欲望,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比如,当你有购买一个昂贵物品的欲望(本我需求)时,自我会考虑你的经济状况、实际需求等现实因素,来决定是否购买以及如何购买。 三、超我 超我是人格中代表道德和良心的部分,是在社会规范、价值观和父母的教导等影响下形成的。它遵循道德原则,对自我进行监督和批判,以确保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如果自我的行为违背了超我的道德准则,超我就会产生内疚感、罪恶感等负面情绪来惩罚自我。例如,当你有偷取他人财物的冲动时(本我欲望),超我会阻止你这样做,因为偷窃是不道德的行为。 这三个部分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当三者处于平衡状态时,人的心理状态相对稳定;当三者之间出现冲突时,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灵疗愈 #心理学知识 #心理咨询师 #心理疏导 #自我觉醒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7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6: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Psychodynamic Theory)是源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学流派集合,核心是聚焦个体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本能动机与早期经验,认为这些深层因素是驱动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关键,且人格与心理问题的根源多可追溯至童年时期的情感体验与人际关系。 其核心观点包括: 潜意识的核心作用:主张心理活动的大部分由潜意识主导,其中包含被压抑的欲望、恐惧、创伤记忆等,这些内容虽无法直接察觉,却会通过梦境、口误、情绪反应等方式间接显现。 强调早期经验与关系:认为童年时期与父母等重要他人的互动模式,会塑造个体的人格结构和人际关系模式,成年后的心理困扰(如亲密关系障碍、焦虑)常与早期未解决的冲突相关。 治疗的核心是 “潜意识意识化”:通过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移情分析等方法,帮助个体觉察被压抑的潜意识内容,梳理早年冲突,从而缓解心理痛苦,实现人格的整合与成长。 该理论在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基础上,融合了荣格、阿德勒、克莱因等学者的观点,形成了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等分支,至今仍是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尤其适用于探索深层心理冲突与长期人格发展问题。#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学 #心理学知识 #心理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58: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心理学的边界:赛斯谈弗洛伊德、荣格与意识的更深之路》 ——人类理解心灵,只走到了一半。 人类心理学,是人类灵魂试图回望自己的第一面镜子。 但那面镜子,还太小。 它只能映出人格、潜意识、梦与冲突的片段, 却无法看见——是谁在镜后凝视。 我曾说: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探索非常勇敢, 他们在一个恐惧灵魂的时代,敢于下潜人类的心灵深海。 但他们在靠近“底层入口”时止步了。 他们害怕那道门—— 那道从“人类潜意识”通向“创造性意识”的门。 弗洛伊德看见了冲动与压抑, 荣格看见了原型与集体潜意识, 他们都看见了黑暗,却没有继续穿越它。 他们认为,深处充满危险、混乱、甚至“恶魔”。 但我告诉你: 那些所谓的“恶魔”, 只是被恐惧扭曲的创造能量—— 当人格僵化、能量被压抑, 创造的光就被折射成阴影。 一|心理学停在“人格”,而意识远远超越“人” 心理学研究的是人格,而不是意识本身。 人格是意识的一个“装置”, 它让你能在物质世界里自我认知、互动与创造。 但意识的本体,并不属于人格的边界。 意识比心理更大, 它是心理的源头。 心理学之于意识,就像地面地图之于整个星球—— 有帮助,却永远不够。 二|潜意识不是黑暗,而是光的根 人类害怕潜意识,是因为把它当作“未知的深渊”。 但潜意识其实是“光的根部”—— 所有创造的能量都从那里升起。 如果你以恐惧的态度进入它, 你只会看到恐惧的倒影; 但如果你带着觉知与爱去探索, 你会发现:那里充满创造的力量与智慧。 这就是为什么我强调—— 探索潜意识需要纪律、平衡与灵活性。 只有当人格结构稳固、心智流动、情绪自由, 潜意识的能量才不会撕裂你,而会滋养你。 三|新的心理学:从分裂到整合 未来的心理学,不再研究“病态”, 而是研究创造的结构。 不是分析痛苦如何形成, 而是理解现实是如何被心灵创造出来的。 你们称之为“心灵疗愈”, 其实是“意识自我回收”—— 把被遗忘的创造能量,从恐惧与否认中释放回来。 这将是新的心理学, 它不属于弗洛伊德,也不属于荣格, 它属于正在觉醒的——“你自己”。 #赛斯资料 #意识的创造 #心理学的边界 #弗洛伊德与荣格 #潜意识探索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