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刘付莲1周前
焦虑是一种在面临不确定性或潜在威胁时,产生的紧张、担忧和不安的情绪状态。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旨在预警危险,促使我们采取行动。但当焦虑过度或持续存在时,便会干扰正常生活。 从生理层面看,焦虑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发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反应。心理上则表现为过度思虑、注意力难以集中和烦躁不安。 典型例子:考试焦虑 一名高中生在大考前夜反复思考:“如果考不好怎么办?题目会不会很难?父母会失望吗?”这种思维循环伴随着手心出汗、心跳加快和失眠。即便已充分复习,他仍感到准备不足,甚至出现胃部不适。考试开始时,他看到试卷瞬间大脑空白,原本熟悉的知识难以回忆。 这种焦虑已超出正常的考试紧张:考前一周就持续担忧,复习效率降低;考中生理反应影响发挥;考后仍惴惴不安,形成恶性循环。这不仅影响考试成绩,更削弱了他的学习自信。 其他生活实例 · 社交焦虑:在聚会前担心被他人负面评价,实际场合中不敢表达自己 · 健康焦虑:身体稍有不适就怀疑患重病,反复检查求证 · 职业焦虑:对工作稳定性过度担忧,即使表现良好仍恐惧失业 适度焦虑能提高我们对重要事件的重视程度,但当它变得持久、强烈且与现实威胁不成比例时,则可能需要通过心理调节、正念练习或专业帮助来恢复平衡。理解焦虑的本质及具体表现,是管理它的第一步。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