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诗芸诵4月前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古诗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写作背景: 《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也就是1682年)创作的一首词。这一年,康熙皇帝因平定云南,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跟随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家中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全词描写了词人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词句注释: 程:一段路,道路。 榆关:即山海关,在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那边,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关外。 千帐:千帐,指营帐非常多。帐,军营的帐篷。 更:古时候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 白话译文: 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水。 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直到夜幕沉沉,连绵的营帐如棋子般落满大地,每个营帐里都亮着灯,万千灯火在风雪中明明灭灭。 塞外的风雪凶猛,狂风 “呼呼” 地刮着,大雪 “簌簌” 地下着,漫天飞舞,天地间一片苍茫。 风啸夹杂着战马的嘶鸣,帐篷被风吹得 “噼啪” 作响,一整夜都没有停过,这嘈杂的声音搅得我无法入睡,做不成梦。 辗转反侧时,忽然想起京城的家。那里不会有这样呼啸的寒风,也不会有风雪交加的聒噪。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词人选取平凡的事物来寄托细腻的情感,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自己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感人肺腑,动情至深。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满洲人,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名而改名“纳兰性德”,号楞伽山人。 他自幼饱览群书,才华横溢,文武双全,22岁中进士,成为康熙皇帝的一品带刀侍卫,24岁时,他的词集《侧帽集》问世,在清代词坊上独树一帜。 他的《纳兰词》更是世人传颂的佳作,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 纳兰性德是清代词坛上一个标志性人物,被当时人称为“清代第一词人”。 王国维更是在《人间词话》中称赞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