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次性说清楚了 信息时代,个人数据越来越敏感很多人因为不了解法律,一不小心就踩了红线——比如私下买卖客户名单、帮人批量收集手机号、甚至“顺手”提供他人行踪信息…都可能涉嫌犯罪! 一、什么是“公民个人信息”? 不仅包括姓名、身份证号、dian话号码、住址,还包括行踪轨迹、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账号密码等能够识别特定个人的信息。 二、核心构成要件: 主观上“明知”: 并不要求确切知道信息具体用途,但只要意识到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非法活动,或者未获得本人授权,仍然提供或chu售——哪怕你说“我不知道”,司法机关也可能结合行为认定你“应当知道”! 行为方式常见三类: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chu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的信息,chu售或提供给他人的。 注意:即便是“互换资源”“帮个小忙”,没zuan钱也可能构成! 达到“情节严重”: 比如: 非法获取、chu售行踪轨迹、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 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 造成被害人经济损失或隐私严重泄露; 信息被用于其他犯罪… 三、量刑标准: 情节严重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特别注意! 别以为“我只是帮忙查一下”“就发了一个文件”没关系——一旦信息被用于诈骗、敲诈甚至人身伤害,你就成了犯罪链中的一环!
00:00 / 05: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9: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