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5
阿雄3天前
天津马拉松的终点线在眼前铺开时,计时器定格在3小时13分——这个落在赛前310-320目标区间里的数字,却比以往任何一次完赛都更有分量。这一次,我真正触摸到了马拉松藏在“达成目标”背后的粗粝与韧性,险些被抽筋拖入崩盘,最终靠着一次次减速与坚持,撑到了最后。 赛前的状态算不上昂扬。比起过往跑马前的热血翻涌,这次心里总缺了点悸动,身体也只是维持在“一般”的水平线。再加上天气预报里天津的低温与大风,更让我在“冲一把成绩”和“享受赛道”之间反复纠结,连出发的念头都带着几分摇摆。 比赛日却意外给了点温柔。气温比预想中友好,风也没嚣张到打乱节奏,唯独入场时稍显匆忙,踩着时间线汇入人流。枪声响起后,第一公里便追上了315兔子,稳稳跟跑5公里,心底那点不甘还是冒了头——悄悄加了点速,脱离了大部队,剩下的路,就这么一个人跑了下去。 真正的考验从27公里开始。小腿肌肉突然传来一阵闪跳,像个预警信号,抽筋的风险瞬间悬在头顶。我没敢硬扛,果断放慢脚步,在“走”与“跑”之间反复切换,眼睛死死盯着腿部状态,心里也不停跟自己对话:再撑一段,再稳一点。这是我跑过最煎熬的一场马拉松,每一步都在和身体的疲惫较劲。即便冲过终点,双腿依旧紧绷得像拉满的弦,这份沉甸甸的感受,和以往截然不同。 说到底,还是腿部力量与长距离耐力露了怯。这场313的完赛,不只是数字的达成,更像是一次清醒的提醒——下一段奔跑,要补的课,还有很多。 #马拉松 #挑战自己突破自己 #运动 #天津马拉松 #奔跑吧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