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5
66661周前
为了庆祝哈勃太空望远镜发射二十五周年,2014年的时候哈勃太空远镜用新的相机重新拍了一张创生之柱的图像,这次它的拍摄范围更广了,连创生之柱的底座都拍进去了。除了这张可见光图像之外,哈勃望远镜还拍了一张红外图像。 在这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创生之柱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比方说这里,这是1995年的时候它内部新形成的一颗恒星中喷出的物质流,但是在2014年的新图像里可以看到喷射出来的物质流向上延伸了一些,大家别看好像看上去很小一段,但是也有965亿公里。 地球绕太阳一圈的轨道周长大约是9.4亿公里,965亿公里相当于地球绕太阳转102圈,如果坐着飞机以90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飞完965亿公里大约需要13930年,这张图像也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了哈勃望远镜的代表作品。 直到2022年韦伯望远镜版本的创生之柱诞生了,哈勃版本的瞬间就不香了,这张创生之柱的图像就是2022年,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利用近红外光摄像机拍摄的近红外光能穿透气体和尘埃,所以大家看这些柱子有些地方会呈现出半透明的状态,有些地方甚至是完全透明的,说明这些地方的气体和尘埃比较稀薄。 像它底座的这个区域已经没有多少物质了,但是像头部这种气体和尘埃比较厚的区域就没那么透明了。而且在近红外光下,它里面这些新形成的恒星更清晰了,像柱子头部还有边缘的这些红点全都是正在发育中的年轻恒星,还有它背后数不清的这些背景恒星,这些都让整张照片看上去比哈勃版本的更璀璨、更耀眼。 哈勃望远镜看到的是数千度可见光下发光的天体,而韦伯望远镜的近红外光主要观测的是温度只有几百度的较冷的天体,它能穿透尘埃看到嵌在柱子里的恒星。 为了帮助观众去体验世界上最强大的两台望远镜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在2024年也就是今年六月份的时候,NASA利用哈勃和韦伯两个太空望远镜的数据生成了一个创生之柱的三维可视化图像。接下来就跟着摄像机一起穿过创生之柱,近距离看看创生之柱更完整的细节。 而且在三维可视化的图像下可以看到创生之柱根本不是三根柱子,实际上它有四个不同的结构,只不过这个结构比较矮,而且从照片的角度看过去它右半部分被挡住了,左边又跟最高的这根柱子重合了,所以看上去仿佛是一体的。 除了创生之柱之外,哈勃望远镜还拍到了这个尖塔的影像,这个也是M16内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这座尖塔高约9.5光年,这个跨度是太阳到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的两
00:00 / 04: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45: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