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15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8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faynoon1周前
东汉·铜獬xiè豸zhì 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zé,啃咬)不正者——东汉·杨孚《异物志》 这件铜獬豸通长 70.2 厘米,宽 11.1 厘米,通高 24.5 厘米,1956年酒泉下河清18号汉墓出土,甘肃博物馆藏 身形不大,俯首颔胸,颈部高耸,头生独角,角向前刺,扁尾高扬,四足跨张作角斗状,全身铸有兽毛的纹饰,姿态威严 脑袋弯曲到胸前,再加上纤长尖锐的独角,锐角上还出现了模仿戟式兵器的分叉,给人以蓄力向前冲刺的趋势感 獬豸又称獬廌(zhì)、解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 范晔《后汉书·舆服志》:獬豸神羊,能别曲直 文献记载中的獬豸体形或是大者如牛,小者如羊,亦或是类似麒麟,但额上通常长一角,因此有时也被称为“独角兽” 相传尧、舜时期的司法官员,“中国司法官始祖”的皋gāo陶yáo,饲有一只名为“獬豸”的神兽,可以分辨是非曲直,帮助皋陶断狱 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东汉·王充《论衡》 意思是:谁要是坏人,它就会用角顶他 法,在古代正体写作“灋”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灋,刑也 平之如水,从水 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水”象征执法公平如水,“廌”代表分辨奸邪的能力,“去”则意味着驱逐不法 这种造字逻辑,将獬豸直接植入“法”的基因,使其成为法律精神的具象化身 《后汉书》中说,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经捕获了一只獬豸,并模仿其形象做了一顶帽子:高五寸,以纚为展筒,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 这就是獬豸冠,也叫法冠,从此獬豸冠一直是后世司法官员的标配 到了明清时期,官员官服上前胸的位置有一块一尺见方的布,绣着飞禽走兽,如同补丁一般,被称为“补子”,这种官服也被叫做“补服”,掌管监察职责的官员官服上便绣着獬豸 在中原文化中,獬豸一直是司法机构的象征 东汉时期,衙门内便供奉有皋陶像与獬豸图 人民司法的发源地——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旧址的门前,亦摆放着一尊象征着公平正义的獬豸石像 当代法院、律师事务所、法学院校等各种与法律相关的机构与场所中,往往都有獬豸的形象,传递着法律的神圣和尊严 #抖音戏曲文化艺术节 #随时随地标记一下 #让文物抖起来 #独角兽 #抖音精选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7: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