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o6月前
保护非遗·宣传非遗《古法造纸》 古法造纸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过程复杂且精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原料 古法造纸的原料通常为竹子、树皮、麻头、破布等植物纤维。以竹子为例,需在芒种前后砍伐新生竹,截成5到7尺长,并在水塘中浸泡100天,使竹材软化并去除青壳和树皮。 2. 煮料处理 将浸泡后的原料与石灰水混合,放入木桶中蒸煮8天8夜。这一过程可以去除木质素、树胶等杂质,使纤维分散。蒸煮后需反复漂洗,确保原料纯净。 3. 打料成浆 将煮烂的原料放入石臼中捣打成泥状,使纤维彻底分离并形成纸浆。这一步骤是古法造纸中最费力的工序,需要工匠反复舂捣。 4. 抄纸成型 将纸浆倒入水槽中,用细竹帘在水中荡料,使纤维均匀附着在竹帘上形成纸膜。抄纸时需掌握力度,过轻则纸薄,过重则纸厚,完全依赖工匠的经验。 5. 压榨与干燥 将抄好的湿纸堆叠,用重物压榨以排出水分。之后将湿纸逐张摊开,利用土砖砌成的夹巷进行焙干。夹巷内生火,热气透过砖缝使纸张干燥。 6. 成品处理 干燥后的纸张揭下即可使用。古法造纸每日每个工匠平均只能制作300到500张纸,成品纸张质地均匀,适合书写和绘画。 古法造纸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贵洞景区 #原创视频 #非遗文化 #正能量 #古法造纸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