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2
襄阳摩崖石刻雕像上古始祖伏羲:秘密通道(二) 古籍记载:东汉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云 “伏羲葬南郡,在襄阳”,唐朝司马贞《史记・三皇本纪》也提到 “按皇甫谧,伏牺葬南郡”,南宋罗泌撰《路史》称 “伏羲…… 世纪云葬南郡在襄阳”,清代马骕撰《绎史》记载 “帝王世纪庖牺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清代夏力恕《湖广通志》载 “伏羲葬南郡少昊葬长沙舜葬零陵”,此外,乾隆版《钦定四库全书》、《通鉴外纪》、《世说新语》、《元和郡县志》等古籍中亦有相关记载。 传说故事:伏羲化山:传说伏羲死后身体化为形状似大人足迹的群山横亘襄阳南,即岘首、中岘诸山,而掌控宇宙秩序的 “规矩” 则化为西边的群山,即上岘诸山,因山小而险,故称之为岘山。 伏羲庙的兴衰:据说伏羲陨落之后葬在南郡襄阳的岘山中,世人为纪念他在襄阳的紫盖山上修建了石头建的伏羲庙,庙中立有伏羲石像一尊,庙前有石制牌匾一副,南北朝时香火兴盛。但后来因一位年轻人对伏羲神像不敬,伏羲一气引来天罡雷风刮倒了伏羲庙,庙前石制牌匾被刮到南边群山间化为匾山,后讹音为扁山,石像也飞落到南边化为一座山峰,因山奇险陡峭故俗称尖山。 古冢传说:《南齐书》载 “时襄阳有盗发古冢者,相传云是羲王冢,大获其宝,玉履,玉屏风,竹简书,青丝编等”,《南史》也有相关记载,称永明三年,襄阳人开古冢,得玉镜及竹简古书,字不可识,王僧虔善识字体,亦不能谙,直云是蝌蚪书。同治《襄阳县志》引《南雍州记》称古冢于习家池北,后沈约亦得数简,以示刘绘。 #伏羲摩崖石刻 #chinatravel #为中国小城上分 #鹏飞爱旅行 #我的打卡足迹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6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