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类上分,私募基金分为公司型、合伙企业型以及契约型,公司型比较少见,主流是合伙企业型和契约型。 首先要有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管理人不是自然人,一般是一家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或者合伙企业,基金经理是任职受雇于基金管理人企业专门从事基金产品的投资交易的。上面说的合伙型、契约型私募基金都是管理人发行的产品,无论是基金产品还是管理人都需要在中基协进行备案。 今天我们聊的就是作为产品的合伙型私募基金及契约型私募基金的纳税要点。 如果有限公司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行的产品为一家合伙企业,管理人一般占有合伙很少比例的资产份额,并担任合伙企业的gp,而资本方担任合伙企业lp,各方把投资额到位合伙企业后,合伙企业再对外投资进行运作,比如购买股权、股票或者债券。合伙企业收到分红款,对于自然人投资人需要按20%缴纳分红税,法人合伙人则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合伙企业如果把投资标的出售掉,则自然人需要按5-35%缴纳生产经营所得,法人合伙人缴纳企业所得税。合伙企业层面还应当缴纳金融商品转让的增值税和附加税。而基金管理人收入一般分为管理费、业绩报酬以及最终基金的清算收入,管理费、业绩报酬属于增值税范畴,小规模企业可以减按1%缴纳,一般纳税人按6%缴纳。对于管理人投资合伙企业获得的清算收入由于在合伙层面已经完成了增值税申报,因此管理人无需重复缴纳,只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以上就是合伙企业作为基金产品的纳税要点,接下来我们看契约型产品如何纳税。 契约型不是一个纳税主体,你可以直接理解成一个交易账户,这个账户购买或者出售金融商品,因此根据2017年56号文的规定,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基金管理人,托管机构会把增值税、附加税从产品收益里扣掉,然后把这部分税金打入管理人账户,管理人根据托管机构发过来的增值税申报表和自身业务增值税一起报税。基金产品资本利得产生的增值税可以享受3%简易征收。其他的业绩报酬、管理费按正常的税率缴纳。 实务中有些企业喜欢铤而走险,因为契约型私募基金管理费、业绩报酬收入无需开票,有些管理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也有的把产品增值税漏报,当下是税收大数据时代,不同部门之间会信息共享,因此该申报的一定要合规申报掉,避免以后比对出异常还要缴纳滞纳金和罚款#财税干货 #私募基金 #合伙企业 #财税合规 #老板财税
00:00 / 04: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6: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6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