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牛喘月 | 有时候牛也疑神疑鬼! 长江中下游 及淮河南岸 在古时被称为吴地 这里河网密布 水资源丰沛 但每到夏天就异常炎热 跟桑拿房似的 而吴地的大水牛吴牛就遭了殃了 它们体型庞大 皮糙肉厚 经太阳一晒 体温噌噌地往上窜 又有一身牛皮包裹着 肉都要烤熟了 因此只好整天待在水里 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但架不住还得上岸吃草回家耕地 简直要牛命 久而久之 吴牛们就有了心理阴影 一见到太阳就吓得浑身发热 直喘粗气 走不动道 一天又是个高温红色警告的天气 吴牛们在水里泡的皮都皱了 看太阳快下山 心想终于能收工回家了 谁知没走几步 毛还滴着水呢 就看到天又慢慢亮了起来 不祥的预感使得吴牛们仰头一看 哎呦呦不得了了 太阳又升起来了 吴牛们瞬间上头 脸热得发红 嘴巴也喘起大气来 有的吴牛已经掉头准备冲回河里 有的吴牛被吓住 只知道傻愣愣的看着 这时有只青蛙路过 便笑道:哈哈哈 你们是被热傻了吧 那是月亮 可不是太阳 吴牛们定睛一看 才发现月亮跟太阳很像 但光照在身上并不热 哎呦尴尬死了 吴牛喘月 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也比喻因过度害怕而失去判断力 并用来形容天气炎热 深圳的夏天真是超长待机 总是热的让人如吴牛喘月 只能抱着空调过日子 #成语故事 #成语 #吴牛喘月 #小故事 #睡前故事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言语理解:吴牛喘月(考过2次)是什么意思? 1.成语来源 🌟 【吴牛喘月】该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这里的“吴”指的是古代的吴地(大概是现在江苏、安徽一带),因为吴地位于南方,夏天特别炎热,当地的水牛长期被烈日暴晒,早就怕透了酷热的太阳。等到晚上月亮出来,月光明亮得有点像太阳的光,水牛一下子没分清,还以为又是太阳出来了,吓得一个劲儿喘气——这就是“吴牛喘月”的由来啦! 2.成语精讲 ✨ 核心含义:原义是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害怕惊惧,或形容天气酷热。官媒例句(人民日报海外版):他在州桥夜市品尝的黄河鲤鱼,化作诗中“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目睹的纤夫劳作场景,催生出“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的慨叹。 3.记忆技巧 💡 ✍【联想记忆法】 第一步记“场景”:南方水牛 + 怕太阳 + 认错月亮 = 核心画面感;第二步记“考点”:看到“天气酷热”或“因过去伤害而过度害怕”的语境,直接对应“吴牛喘月”,尤其是比喻义,几乎每年言语题都会涉及类似语境,记准就赢了! 4.错误用法 ❌❌ 不要与“杯弓蛇影” 混用错误例句:“他总是怀疑别人说自己坏话,真是吴牛喘月。”解析:(×)—— 这里是“无中生有地怀疑”,应该用“杯弓蛇影”,而不是“因过去受害而害怕”。 5.易错词、近义词辨析 🔍吴牛喘月vs杯弓蛇影:前者是“有过真实受害经历,怕类似事物”;后者是“没实际伤害,自己疑神疑鬼”。 吴牛喘月vs谈虎色变:前者侧重“害怕的是‘类似事物’”(比如怕太阳→怕月亮);后者侧重“直接害怕‘原事物’”(比如谈虎就害怕虎本身)。#逻辑填空 #行测言语理解 #言语 #语言理解与表达 #行测干货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