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42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2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3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08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8
小学必背古诗词解析版|古诗解析《敕勒歌》 《敕勒歌》的作者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斛律金所作,他是北齐时期的敕勒族部将,出身于草原,对草原有着深厚感情。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是无名氏的作品,是敕勒族人民集体创作的民歌。 写作背景 《敕勒歌》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此歌产生于公元429年至公元443年间,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伐破柔然期间。据史书记载,这首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被译成汉语。公元546年,东魏权臣高欢率兵攻打西魏玉壁,久攻不下,高欢忧愤成疾折返晋阳,为稳军心,他命敕勒族部将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 重点词汇翻译与整句翻译 • 敕勒川,阴山下:“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整句意思是: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 •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穹庐”是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四野”指草原的四面八方。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 天苍苍,野茫茫:“苍苍”指青色,“茫茫”是辽阔无边的样子。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 • 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显露。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表达的感情 这首民歌通过对北国草原壮丽富饶风光的描绘,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风貌,抒发了敕勒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展现出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和抖音一起学古诗 #启蒙早教 #敕勒歌 #幼儿启蒙 #国学文化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1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73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