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51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6: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58
00:00 / 07: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21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0
原来有人真的不适合上班 我以前不是一个“坚持型”的人。 上班的时候,最短的一份工作做了三个月,最长三年。
没有哪一份工作让我想长久留下,总觉得“不是我真正想做的”。 有段时间我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缺乏定性,太容易对事情厌倦。
但现在想想,那些“待不住”“想换方向”的时刻,
其实不是我做不好,而是——那件事没有让我“想一直做下去”。 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之后,一切好像变了。 不是突然变得勤奋、自律、有远大目标,
而是慢慢地拥有了一种很奇妙的定性。 从来没想过放弃,
也没有哪天觉得“不想干了”。
更多是节奏上的调整:
累了就放缓,有劲头了就投入,
忙的时候早起干,不忙的时候自然醒。
没有KPI催促,也没有假装的“目标感”,
却反而比以前认真了很多。 
而是当你真的喜欢上、愿意靠近一件事的时候,
就会很自然地,想把它做好一点、再好一点。 比如香薰,刚开始只是进点现成的款卖,
后来我们想要自己配香、自己测试燃烧、研究器型……
不是为了做品牌,也不是为了“要有竞争力”,
只是越做越有感觉,越做越想知道更多。 比如游学团,最开始是带朋友跑市场、交流心得,
慢慢做着做着,我们开始讨论:
要不要设计一些更有深度的主题?
要不要让来的人,不只是逛一圈,而是真的有所收获? 这个过程没有什么“灵感爆发”,
就是很日常地、很缓慢地把事情一件件做下去,做好一点,再问问还能怎样更好。 我并不觉得自己是特别厉害或者有天赋的人。
很多时候只是普通地、重复地去做事情,
但越做越能看见背后的东西: 一个香味是怎么“打动人”的,
一个市场是怎么“活起来”的,
一个故事是怎么被“听见”的,
一段链接又是怎么“发生”的。 这些细节会让我感到很快乐。
不是那种跳起来的快乐,
而是“嗯,这件事值得”的那种满足感。 慢慢地,我越来越喜欢这种“深耕”的感觉。 它不是停留在一个地方,而是不断往里走一点点,往下扎一点点。
你会遇到更细的需求、更好的合作对象、更懂的人,
也会看见以前忽略的部分:味道的尾调、材质的光泽、用户说话时的语气…… 你会觉得世界好像没有那么吵了,
但反而多了很多能让你共鸣的小触角。 我常常有一种很奇妙的幸福感。 不是爆单的瞬间,不是数据暴涨,
而是做事做到有心流的时刻。 或者是游学团结束后,有人悄悄对我说:
这三天让我真的看到了一点点人生的可能。 #日常分享 #创业日记#义乌小商品 #神奇的义乌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90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