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重阳节的习俗 秋高气爽,又到重阳。作为承载着千年文化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诸多习俗,至今仍藏着老祖宗留下的生活智慧与温情。 “登高” 是重阳节的标志性习俗。相传古时桓景带乡亲登高避灾,这一行为逐渐演变成如今的美好寓意 ——“步步高升”“登高望远”。每逢重阳,人们便约上家人朋友爬山登高,既能俯瞰秋日盛景,又能在运动中呼吸新鲜空气,惬意又自在。古时登高常伴插茱萸,借其特殊香气驱邪避灾,如今插茱萸虽少见,但登高赏秋的乐趣依旧吸引着众人。 重阳也离不开 “菊”。此时菊花盛放,黄紫相间的花海让节日添了几分浪漫,重阳节也因此有 “菊花节” 之称。古人爱邀好友赏菊、饮菊花酒,传说此酒能清肝明目、延年益寿。现在喝菊花酒的人少了,但各地公园的菊花展依旧热闹,人们打卡拍照,在花香中感受秋日诗意。 吃 “重阳糕” 同样是重阳必不可少的仪式。这道用糯米粉、红枣、核桃等做成的糕点,软糯香甜,糕上插的小旗子,藏着 “登高步步高” 的祝福。过去人们会把重阳糕送给长辈表心意,如今老字号糕点铺一到重阳便推出此品,买一块回家,或是自食,或是赠老人,都满是节日的温馨。 更值得一提的是,重阳节还是 “老人节”。“九九” 象征 “久久长寿”,这天人们格外关注长辈:带父母登高赏菊、陪他们唠家常,或是送件新衣;社区也常办敬老活动,请老人吃团圆饭、看表演。这份尊老爱老的心意,让重阳节更添暖意。 重阳习俗或许形式有变,但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对亲友的祝福从未改变。这个重阳,不妨循着这些习俗,给生活添份仪式感。 #居士的悦吧 #文化传承 #尊老敬老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4: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7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7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儿童睡前故事 《重阳节的由来》 儿童睡前故事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一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美好寓意的传统节日,其由来与登高望远、尊重老人以及恒景除瘟魔的传说紧密相连。 在古代,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这一天,古人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寓意着步步高升、健康长寿。登高不仅能让人们饱览秋日的壮丽景色,更是一种迎接吉祥、祈求福祉的方式。同时,重阳节也是敬老爱老的节日,它提醒着人们要尊敬长辈,关爱老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恒景除瘟魔的传说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英勇的色彩。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县瘟疫肆虐,民不聊生。青年恒景为了拯救乡亲,不辞劳苦访仙学艺,最终学得一身武艺,并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手持降妖宝剑,与瘟魔展开激战,最终将其刺死,消除了瘟疫。乡亲们为了感激恒景的英勇行为,并祈求幸福团圆、健康长寿,便每到九月九日这一天都会登上高处,插茱萸叶、喝菊花酒,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重阳节。 因此,重阳节不仅是一个登高望远的节日,更是一个尊重老人、传承美德的重要时刻。它让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忘感恩与敬老,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重阳节 #重阳节快乐 #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儿童睡前故事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00:00 / 1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