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01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3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2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11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1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补印日记Day2-贪念和焦虑 焦虑为什么会大量的、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现在的工作以及生活的当中? 看最新一季圆桌派的过程中给了我一定程度上的答案。 窦文涛老师聊到,他贪知识、贪图体验、贪图生命,他想知道更多、体验更多,各种各样的欲望。 他们聊到这个的时候,让我想起了F家里的贪、嗔、痴、慢、疑五毒里边的贪。 可以看到贪是排在最首位的,说明它是最强毒药。 贪包括许多种,比如贪财、贪色、贪图名利、贪图美食、贪睡。 就拿贪财来讲,现如今我们通过网络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了解到更多。特别是朋友圈,人们分享的都是自己美好的一面。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讲,当然也希望自己能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好物,去更多的好地方,体验更美好的人生,各种各样的欲望。 这些欲望,我们得到了会快乐,会有快感;反之,没有得到会难过,或许会痛苦。我们人类就在这贪欲的苦海中摸爬滚打,不能自拔。或对现状的不满,或对未来的担忧。 所以,这就导致了现在的人们各种焦虑情绪,慌张,着急,感到忙,无所适从。 那我们怎么样调整或者缓解? 马家辉老师说到,“静坐可以控制住贪”。 《人类简史》的作家龙瓦尔.赫拉利,他研究到人类一点细微的东西都会把它放在书本里,他贪图研究人类更多,最后导致他精神崩溃了!后来,他发现静坐可以控制住他的贪念,然后他每天会花4-5个小时静坐冥想。 窦文涛老师就说,静坐对他没有用,他必须要依靠药物才能缓解这种焦虑的情绪,才能够睡着。 那我想对窦文涛老师说“知足常乐”这四个字。 虽然这四个字我们耳熟能详,都不陌生,但是要达到这个境界,确实需要在人生道路上进行修行的,再加上“人是环境的产物”。又或是经历一些痛苦、至暗时刻让你顿悟过来。 我个人来说属于后者,经过一些黑暗自己醒悟过来的。 最后,分享一句话,“良田千顷,不过日食三餐; 广厦万千,不过夜眠八尺”! 🙏愿有情众生都能吃好,睡好,心情好。 #正能量 #圆桌派8 #焦虑情绪#贪嗔痴#欲望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为什么越焦虑,越静不下来?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 坐在电脑前准备工作,却一不小心又滑起了短视频? 明明知道时间紧迫, 却还是忍不住去看消息、刷动态、摸手机? 很多人会责怪自己“太没自控力”, 但其实,从心理学角度看, 这是一种典型的 注意力耗竭效应。 我们的注意力,就像手机电量。 每刷一次短视频、每回一条消息、 都在悄悄“掉电”。 当注意力被无数碎片化的信息切割时, 你以为自己还能集中,其实电量早就见底了。 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们的成长方式。 从小被频繁打断的专注力, 让我们的大脑习惯了“不安静”。 于是,哪怕没人打扰,也会忍不住分心、找刺激。 这并不是懒惰,而是长期被打断后形成的“注意力焦虑”。 想要找回专注,不是逼自己一口气坐两小时, 而是温柔地给注意力充电: ✅ 每天10分钟无干扰时间,让大脑重新安静。 ✅ 一次只做一件小事,降低心理负担。 ✅ 给自己小奖励,让专注变得有动力。 ✅ 分心时别骂自己,只要“拉回来”就好。 真正的专注,不是“硬逼自己静下来”, 而是在温柔地对自己说—— “没关系,慢慢来,我可以的。” #注意力耗竭 #心理咨询 #情绪管理 #专注力训练 #碎片化时代 #心理成长 #焦虑调节 #自我接纳 #心理疏导 #行为心理学 #女性疗愈 #心理共鸣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