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75
小学必背古诗词解析版|古诗解析《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 写作背景 此诗大致创作于中唐时期。当时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官场腐败,贾岛屡试不第,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他一生钟情山水,向往隐居生活,在游历山川、探访隐者途中,去拜访一位隐者,却只遇到了隐者的童子,通过与童子的问答,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寻隐者不遇 》全诗为“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以下是详细解读: 1.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 ◦ 重点词汇:“松下”,松树下面;“问”,询问;“童子”,隐者的徒弟、书童之类的小孩。 ◦ 整句翻译:在松树下面,我向隐者的小徒弟询问他师傅的去向。 2.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 ◦ 重点词汇:“言”,说;“师”,师傅,这里指隐者;“采药”,采集药材。 ◦ 整句翻译:(童子)回答说他的师傅到山中采药去了。 3.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 ◦ 重点词汇:“只”,就;“在”,存在;“此”,这;“山中”,山林里面。 ◦ 整句翻译:(童子还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 4. 第四句:“云深不知处” 。 ◦ 重点词汇:“云深”,指山上云雾浓厚;“不知”,不知道;“处”,地方。 ◦ 整句翻译:可是山中云雾弥漫,不知道他具体在什么地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的敬佩,还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没见到隐者也有点小失落。#启蒙早教 #幼儿启蒙 #古诗词 #内容启发搜索 #寻隐者不遇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