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古薄今”是一种文化病 我们的文化基因有一种病,就是老觉得以前比现在好,老想着回到过去,不仅不想活在现在,而且从来不会去设想将来,因为觉得将来还不如现在。 这个病的根源在哪?根源在孔子。孔子的理想是什么?是回到周朝建国之初。为什么?因为他觉得他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他想恢复周礼,他觉得周礼是最好的,孔子他本人就是想回到过去。另外,孔子创立的儒家有一个特征就是等级制,等级制的一个结果就是,在家庭里面老子永远是对的,儿孙永远是错的。老子代表过去已发生的经历,儿孙代表待发生的将来,旧的力量一直在打败新生力量,所以还是以前的对。因此,“厚古薄今”的文化习惯,是历经两千多年逐渐养成的,尤其是儒家文化深入骨髓的影响。 鲁迅小说《风波》中,九斤老太就是厚古薄今的典型代表,也是这种文化渗透到社会角角落落的具像化体现。九斤老太的经典语录“一代不如一代”,就是这种文化的宣言。 然而,即便是秉持良好愿望,那些厚古薄今的行为产生的后果,却往往是食古不化,最终非驴非马甚至数典忘祖。王莽改制、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都是最真实的写照。 人类社会犹如大江大河,浩荡向前奔涌不息,厚古薄今的本质是刻舟求剑和对抗潮流,这也是中国封建专制能存在两千多年的根源。但是,毕竟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我们的眼光还是要向前看,而不能只活在过去活在老祖宗的影子里。希望在前方,出路在前方,但首先是眼睛要向前看,观念要拥抱趋势和未来。#历史 #历史故事 #人生哲学 #文化 #涨知识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4: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9
00:00 / 0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5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3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3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2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