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李鸿章”,这个中国晚清第一重臣的名字赫然出现在这里,伦敦泰晤士河边上的一个咖啡馆。这很让人感到奇怪,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呢? 咖啡馆藏在这个名叫伍尔维奇(Woolwich)的文化和生活区里,而1939年之前,这里是英国历史上卓越的兵器制造中心。 甲午海战,中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李鸿章几乎独自承担了整个王朝的罪责,闲居北京贤良寺。直到1896年突然受命出访欧美。他在英国一个重要行程就是访问伍尔维奇皇家兵工厂。 1896年8月13日他来到这里,详细考察了当时世界领先的重型火炮等技术。李鸿章连珠式的提问,让英国人印象深刻,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李鸿章急迫学习“洋器”的心态。但这本身却带着讽刺,李鸿章曾经引领洋务运动30多年,却没有机会走出国门看看,唯一的机会却是在他下台之后。 2000年开始,伍尔维奇皇家兵工厂被改造成为一个大型的创意和生活小区,保留了许多19世纪的建筑,不少老火炮被陈列在室外,告诉大家它的前世今生。当今这个世界依然不太平,但伍尔维奇已经成为许多在伦敦学习和工作的中国人的家,可以在这里喝着咖啡,享受着片刻的宁静。窗外泰晤士河依然,而枪炮却已经成为历史的符号,这应该是李鸿章不曾想到的。#伦敦 #英国 #泰晤士河 #甲午海战 #李鸿章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0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 年),字子黻,号少荃,安徽合肥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兴四大名臣” 之一,以组建淮军、主导洋务运动、参与近代外交,成为晚清 “同光中兴” 的核心人物,也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背负历史争议。 他出身科举世家,24 岁中进士,后投曾国藩门下,参与镇压太平天国。1862 年,曾国藩命其在家乡组建 “淮军”,凭借洋枪洋炮装备与灵活战术,迅速成为镇压太平军、捻军的主力,战后因功历任江苏巡抚、直隶总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掌控晚清军政实权数十年。 作为洋务运动的 “领军者”,他主张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近代最大军事工厂)、轮船招商局(近代首家民用航运企业),修建唐胥铁路,建立北洋水师(近代中国首支海军),推动中国军事、工业、交通的近代化转型,被誉为 “中国近代化之父”。 外交上,他多次代表清廷签订条约:1876 年签《烟台条约》、1895 年签《马关条约》、1901 年签《辛丑条约》,虽试图在列强间周旋减少损失,却因条约屈辱性被斥为 “卖国贼”。晚年致力于维护清廷统治,却难阻王朝衰落。 1901 年,李鸿章病逝于北京,享年 79 岁,追赠太傅,谥号 “文忠”。他的一生,是晚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缩影 —— 既以洋务努力推动近代化,又因时代局限沦为不平等条约的签署者,功过交织,成为近代中国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3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4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55
00:00 / 07: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6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0
00:00 / 1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48
00:00 / 07: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