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钟带你了解猪鼻龟(两爪鳖) 猪鼻龟,更准确地说,是鳖类,是两爪鳖科两爪鳖属的唯一物种,也叫两爪鳖,飞河龟。曾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水龟之一,本期视频就详细介绍猪鼻龟的生物学,原产地分布,习性,饲养环境布置,饮食,繁殖,冬眠,以及保护现状。 猪鼻龟是一种大型水栖淡水龟。背甲直线长度雄龟最大可达41.3厘米,雌龟最大可达52.5厘米。成体背甲灰色至橄榄色,无角质盾片,具一层粗糙褶皱的革质皮肤,这一外部特征与鳖类相似。成体背甲边缘平滑,无中纵棱。幼体背甲边缘锯齿状,具节状中纵棱,背甲灰色至橄榄色,沿甲壳下部具一些列白斑。甲桥和腹甲十分发达,无盾片。甲桥和腹甲白色,头部背面粗糙,鼻孔长而多肉,很大很宽,形似猪鼻,“猪鼻龟”美誉由此得来。头部背面灰色至橄榄色,腹面白色。眼眶后具一枚白斑,前肢桨状,具两爪,后肢蹼状。 雄性猪鼻龟尾巴相对较长,泄殖孔更加靠近尾尖儿;而雌性猪鼻龟的尾巴短而胖,泄殖孔靠近腹甲。且雄性猪鼻龟比雌性更加好斗(在与其他龟共处时)。幼体的猪鼻龟比较难辨认公母。 猪鼻龟主要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福来河流域等)、印度尼西亚(巴布亚)及澳大利亚北部(北领地的河等地城)。 猪鼻龟是淡水龟,在淡水龟世界中与别的龟不同,这是除海龟以外最好水生生活的龟类,善游泳,除了产卵以外,常年生活于水中,属于高度水栖的爬行动物。猪鼻龟喜暖畏寒,适宜生活水温26-28℃,该龟性胆小怕惊,并畏强光喜暗光。该龟有生性咬斗的习性,大小个体或相似个体在人工养殖中常见因相互咬追,其背甲后缘及尾部残缺不全有的甚至尾椎都外露。#猪鼻龟 #两爪鳖 #飞河龟 #鳖 #龟
00:00 / 07: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73
金头闭壳龟详细全面的科普百科介绍 拥有金头闭壳龟是无数龟类爱好者长久以来的终极梦想,甚至龟圈有句话,养龟的尽头就是金头闭壳龟。金头闭壳龟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龟种,以其种群极度稀少和惊人的魅力作为高端龟种之中的翘楚,赢得爱好者的广泛赞誉和推崇。拥有金头,就是在爱龟者圈子里具备实力和地位的象征。金头闭壳龟属于淡水龟科闭壳龟属,1988年由罗碧涛、宗愉依据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获得的3号模式标本命名,是一种小型半水栖淡水龟,背甲直线长度雄龟最大可达13.5厘米,雌龟最大可达19.5厘米。成体背甲卵圆形,低拱。缘盾外展,后端略具凹口,中纵棱低平。背甲深棕色,沿椎盾浅栗色至红棕色。腹甲发达,黄色,沿缝具三角形黑色斑。甲桥具黑色带,除甲桥对应的边缘黑色外,缘盾腹面黄色,具肛盾缺刻。头部窄而尖,吻部不突出或略突出,上喙中央微钩状。头背面平滑,虹膜青黄色。头部柠檬黄色,具从眼向后延伸到颈部的棕色窄带。喙黄色,头部前端和颈两侧为棕色,覆有粗糙鳞片;下巴和头部腹面黄色。前肢前表面具横向大鳞。后肢覆有小鳞。四肢无图案,外侧橄榄色灰至棕色。尾部黄色,背侧具棕色条。因其头部呈金黄色,故名金头闭壳龟。 2017年,该物种被分为两个亚种:来自安徽南部的指名亚种和来自安徽中部(大别山)的西部亚种。金头闭壳龟为中国特有种,栖息地在中国安徽省,分布于南陵县、黟(yi)县、广德县和泾(jing)县。它们主要生活在靠近缓慢流动和停滞的水体,如沼泽、池塘和稻田,那里有茂密的植被,可以提供庇护的晒太阳场所。#闭壳龟 #金头闭壳龟 #金头闭壳龟苗 #金头 #国龟
00:00 / 07: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0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
南美拟鳄龟科普百科介绍 南美拟鳄龟是现如今鳄龟市场上非常稀少的品种。由于其野生种群分布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等落后地区,该地区并没有完善的龟类繁殖技术和大批量出口的概念,所以导致我们国内市场上流通的南美都是一些鳄龟界玩家早期引进并且人工繁育的的,和一些养殖当年当北美拟鳄龟一起混进来的,主要作为肉龟用的,可以说是鳄龟里比较神秘的一个物种。 南美拟鳄龟于1862年被命名,在生物学上属于鳄龟科拟鳄龟属,是一种中大型水栖淡水龟,背甲直线长度雄龟最大可达41厘米,雌龟最大可达39.1厘米,是拟鳄龟家族中体型最小的物种。先前被当做北美拟鳄龟的一个亚种,后来作为一个单独物种。成体背甲近圆形,后缘明显锯齿状,具3条低纵棱,第三椎盾前缘宽度小于背甲最大宽度的25%,背甲棕色至橄榄色,深棕色,橄榄灰或黑色。幼体背甲具浅色辐射纹或小斑点。老年个体常颜色一致。喉盾分成两部分,具3-4枚下缘盾。通常腹盾宽为长的两倍,腹甲前叶长度通常大于背甲长度的40%,腹甲黄色,褐色或灰色。幼体具浅暗杂色腹甲图案。头大,吻部窄尖,下巴通常具4-6条触须。前一对大,后两对细小。颈刺小,为圆形乳状疣粒。皮肤灰色至橄榄黑色,或深棕色。 与其他同属种的区别: 南美胡子很粗壮,但比中美的要短,没那么夸张。 南美拟鳄龟腹甲较大,大于背甲区域的40%。而北美拟鳄龟腹甲长度是小于背甲长度的40%。 南美拟鳄龟第三椎盾前边宽度小于背甲最大宽度的25%,而中美拟鳄龟第三椎盾前边宽度大于背甲最大宽度的25%,北美拟鳄龟第三椎前侧宽度小于背甲最大宽度的33%。 南美拟鳄龟颈部覆有小而圆的疣粒,中美拟鳄龟颈部覆有圆锥形尖状疣粒,北美拟鳄龟颈部背面的疣粒要么是短而圆钝,要么是长而尖锐。 头部每侧各具一条宽的,上下边是深色线条的浅灰色条带。 南美拟鳄龟整体看上去与北美亚种很像,因地理分布不同厄瓜多尔种群和尼加拉瓜种群也有着区别,分布于尼加拉瓜的个体下巴四根触须,颈部突起相对分布于厄瓜多尔的个体来的尖,甲壳颜色偏黑,更接近于北美拟鳄龟。鳄龟圈大佬有提起,美国的一个杂志,去南美采集了一些厄瓜多尔当地的南美拟鳄龟,他们得出来的结论是,这些龟是在厄瓜多尔的北美拟鳄龟形成的天然种群,因为北美拟鳄龟分布整个北美洲,当地市场上看到的拟鳄龟,基本上都是北美拟鳄龟。#鳄龟 #南美拟鳄龟 #小鳄龟 #鳄龟霸气无敌 #鳄龟养殖日常
00:00 / 06: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4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6
老李玩龟10月前
黄头庙龟详细全面的科普介绍 说起放生龟,除了巴西龟你还想到什么?没错,就是庙龟。庙龟之所以被称为庙龟,是因为某些国家会将它放生在寺庙的水池里,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久而久之,庙龟就称成为它的名字。黄头庙龟属于地龟科东方龟属,外观可谓是它的一大亮点。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头部那条醒目的黄色条纹,这也是它与其他大型龟类,如亚巨龟最容易区分的标志。庙龟的头部和壳体呈现出一种典型的黄棕色调,这种配色不仅美观,而且与它的名字“庙龟”相得益彰,仿佛自带一层神秘的光环。除了头部的黄色条纹外,庙龟的体型也是它的一大特色。成体庙龟的体长可达到50厘米以上,体重可突破20千克,这让它在龟类中无疑是“巨无霸”级别的存在。 接下来说说原产地分布,黄头庙龟主要分布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越南。生活于江湖、溪流,能短时间生活于海水中,原生环境接近于热带气候,温度较高。 接下来说说习性,庙龟的脚蹼明显,这意味着它在水中的活动能力较强,尽管它属于半水龟,但它适应水域环境的能力要强于一些其他类型的龟类,也有一定的陆栖习性。白天喜欢群体堆积在一起,夜间喜欢泡在水中。尽管庙龟的体型庞大,但它的性格却非常温顺。它的胆子特别小,尤其是在环境陌生时,庙龟可能会把头缩进壳里,几乎不露面。这种“胆小”行为是它对新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庙龟会逐渐熟悉并放松警惕,开始正常活动和进食。 接下来说说饮食,黄头庙龟的食性为杂食性,偏植物性,偏爱食瓜果蔬菜,特别是红薯藤、南瓜、木瓜,偶尔也食鱼虾等动物性饵料。 接下来说说繁殖,黄头庙龟在野外一般是6~8年成熟,人工饲养环境下会成熟的更快一些。黄头庙龟每年9-11月产卵,每年产卵1~2次,每次4~10枚。孵化时间可能在90~150天左右,主要和温度湿度有关。 接下来说说冬眠,庙龟的原生环境接近于热带气候,温度较高,休眠期很短。人工饲养,除了两广、海南、云南、福建南部,气温比较能适应外,其他城市的庙龟都建议加温饲养。 最后说说保护现状,黄头庙龟目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被我们国家核准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限野外种群),如果饲养的话,需要从正规渠道购入。 以上就是关于黄头庙龟所有的内容介绍了,所有的内容取材于网络和书籍,如果有不足之处,还望补充。百龟科普,下一期想要了解什么龟,评论区里留言。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6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37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