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超过多少有危险?记住4个数#抖出健康知识宝藏#健康科普破圈计划#糖尿病 血糖超过多少有危险?血糖的曲线啊,你看就像是开车的赛道,太左太右都不行。为了确保血糖管理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我们需要明确四个核心的血糖阈值。 第一个数字是【4.4 mmol/L】,这是【低血糖的预防边界】。根据多数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值低于3.9 mmol/L即为低血糖。考虑到监测误差和血糖的波动性,临床上常建议患者将4.4 mmol/L作为个人血糖管理的“安全底线”,避免触及真正的低血糖风险区。 第二个数字是【10.0 mmol/L】,这是【餐后血糖的控制目标上限】。长期将血糖控制在10.0 mmol/L以下,是延缓和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的关键。血糖水平持续高于此值,意味着高血糖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正在发生并累积。 第三个数字是【13.9 mmol/L】,这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风险警戒线】。当血糖水平超过13.9 mmol/L时,身体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显著增加。在此状态下,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机体开始分解脂肪供能,产生大量酮体,导致血液酸化,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更高的血糖值(如超过33.3 mmol/L)还可能诱发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第四个数字同样是【4.4 mmol/L】,它代表【理想的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即日内血糖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是评估血糖控制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大幅度的血糖波动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它会加剧氧化应激,对血管造成冲击性损伤。将血糖波动幅度控制在4.4 mmol/L以内,有助于实现更平稳的血糖管理,保护心血管系统。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血糖没超过这个数,您大多不需要用药,您别自己吓自己。#健康科普破圈计划 #抖出健康和知识宝藏 #健康科普有真知 #健康科普不基础 #医疗健康创作训练营 糖友们,查出血糖高了,心里是不是咯噔一下?千万别慌着给自己“判刑”,更别乱吃药。今天吴医生给咱们糖友吃一颗“定心丸”,告诉大家3种情况,完全可以先不碰药,靠咱们自己把血糖拉回来。 第一种,血糖亮了“黄灯”。什么意思呢?就是空腹血糖在6.1到7.0,或者饭后两小时血糖在7.8到11.1。这叫糖尿病前期,是身体给咱们敲响的警钟,但还没到拉响红色警报的地步。这时候,只要咱们下定决心,管住嘴、迈开腿,坚持3到6个月,大多数朋友都能成功“灭灯”,让血糖恢复正常。 第二种,刚发现糖尿病的“新手”糖友。要是你刚确诊,但身体没啥不舒服,糖化血红蛋白也没高得离谱(比如低于7.5%),那完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先给自己一个机会。用3个月时间,好好吃饭,好好运动,看看身体的潜力有多大。这叫“生活方式干预”,是咱们逆转糖尿病最有力的武器。 第三种,已经成功“上岸”的糖友。如果你停药超过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还能稳稳地保持在6.5%以下,那就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糖尿病缓解”!这说明你的生活习惯已经足够优秀,身体自己就能管好血糖了。这时候就不用吃药,但可不能放松警惕,定期监测血糖,守住胜利的果实。 糖友们记住了,血糖管理是个技术活,咱们要科学应对,既不害怕,也不轻视。您学会了吗?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2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5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55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4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