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后的童年回忆充满了时代特色 农村的孩子放学后要帮家里干活,如挖荠菜、拾柴、照顾弟弟妹妹等,农忙时还要跟着大人去生产队割稻、插秧。城里的孩子书包是妈妈用碎布拼的“百家布”书包,课本只有语文和算术,作业本是黄草纸册子,正面反面都写满了才舍得扔。 60后的男孩子们喜欢玩弹玻璃球、滚铁圈、砸纸牌、看小人书、斗鸡等游戏。女孩子们则常玩跳皮筋,嘴里念着“马兰开花二十一”等口诀,还有跳房子、丢沙包、抓石子等游戏也很受欢迎。此外,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捉集体游戏也深受孩子们喜爱,孩子们还热衷于看露天电影,经典抗战片是他们的最爱。 当时物资匮乏,买布、白糖等都要凭票。衣服是紧俏货,孩子们通常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破了就打补丁。普通家庭用的是煤油灯,孩子们早早睡觉。农村学校条件简陋,黑板是水泥抹的。寒暑假时,孩子们要帮父母干农活,如喂猪、割草、放羊等。 孩子们的零食相对简单,有5分钱的冰棍、1毛钱的汽水。他们还会在田间偷玉米、萝卜、马铃薯、地瓜,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偶尔有孩子掏出一颗大白兔奶糖,会引来众多小伙伴围观,糖纸被传阅时发出的脆响,是他们难忘的声音。那时候,每家每户的饭屋里都有大锅和鏊子,孩子们喜欢蹲在旁边吃刚出锅的煎饼。大锅还可以用来蒸馒头、做豆腐,贴在锅边的糊饹馇非常美味。此外,烧地瓜、烧蚂蚱等也是孩子们难忘的美食。 糖纸是孩子们珍视的东西,他们会把糖纸对着太阳举高,欣赏彩色的光影,还会用糖纸叠成万花筒。此外,烟盒也很受欢迎,孩子们会收集烟盒来玩,还会自己制作风筝等物品 。 供销社玻璃罐里的彩色宝塔糖,是孩子们既喜欢又害怕的东西,它味道甜美,却是用来打蛔虫的药。还有印着“农业学大寨”的竹篮、“抓革命促生产”的搪瓷碗等,都是那个时代的特色物品。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7: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