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红瓷杯里的旧时光 桌上红色的陶瓷杯,杯底清晰的印着雀巢咖啡特别珍藏版2004,杯身的 logo 早已在岁月里晕开浅淡的痕迹,却依旧像一枚生锈的钥匙,轻轻一碰,就能打开记忆里南昌的秋天。那年我读大一,双手插兜穿梭在八一广场的人流里,风里还裹着绳金塔旁瓦罐汤的香气,而我的脚步,总在广场对面的电脑城前不自觉地加快。 那是我勤工俭学的地方。每当空闲,我会挤上旅游2线公交车,从学校到八一广场不过几站路,却像是从书本里的公式定理,跳进了一个满是键盘敲击声的世界。电脑城的店铺多是窄小的隔间,我负责组装电脑、安装系统,偶尔也帮来询价的顾客递杯热水,吵闹的环境,在满地的数据线和包装盒上投下长长的阴影,傍晚我拖着酸胀的肩膀走出电脑城。 广场对面的沃尔玛明亮的外墙玻璃总是那样的耀眼,闲时总会去里面逛逛,总有很多实惠,在里面买了不计其数的商品,买过的自行车,在湖边公园玩乐时丢了,在南昌不知道丢了多少辆自行车了,这么多年过去,在商场里买过的东西留下的也没多少,这杯子就是其一了,好像因为景德镇的缘故,雀巢咖啡在南昌这里总会推出定制瓷器捆绑咖啡销售,那时喝上速溶的雀巢咖啡就是很大的享受了。当年购得的有杯子,瓷盘应该不少,只是现在在手的就这个红色的杯子了。 记得第一次买下那只红色陶瓷杯,是某个加班到7点的夜晚。收银台的灯光映着杯身,正红色像一团小小的火焰,握在手里竟驱散了深秋的凉意。一大盒雀巢速溶咖啡附送的杯子,想着是那样的美,那样的超值所得。 往后的日子里,这只红瓷杯成了我书桌上固定风景。休息时,我会撕开咖啡袋,看着棕色的粉末在热水里慢慢舒展、沉淀,浓郁的香气便在杯中弥漫开来。捧着温热的杯子,透过玻璃窗望向校园,我小口啜饮着咖啡,舌尖先是微苦,而后涌上淡淡的奶香,就像那时的日子,虽有勤工俭学的疲惫,也有校园里的欢乐时光,以及对未来的浅浅期待。 后来毕业、离开南昌,辗转多地,很多东西都遗失了,唯独这只红瓷杯被我小心地收在行李箱里。如今再握着它,指尖还能感受到熟悉的温度,只是杯沿多了几道细微的划痕,就像岁月在心上留下的印记。我常常会对着杯子发呆,想起八一广场上飘扬的国旗,想起电脑城老板那句 “帅哥,加油”,想起咖啡在舌尖散开的滋味。#打开美好生活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景德镇瓷器是这样诞生的 【景德镇古官青玉生产线全揭秘|从泥料到成品的匠心之旅】 今天带大家沉浸式体验古官青玉的生产全流程,原来高端瓷器是这样诞生的!💥 🔍【核心亮点】 ✓ 泥料处理: 100-400目逐级过滤,沉淀3-6个月(越久越好) 原料:杯王泥(成本高昂) ✓ 工艺流程: 拉坯立坯:手工拉坯后沥干,特定器型(如暗刻龙杯)需保留生坯状态刻花 素烧:预烧定型(部分器型跳过此步骤) 绘画:青花料堆叠技法,精细工笔需2-3天/件 吹釉:3位师傅分工(釉里红/薄胎/大件),水汽烤干 ✓ 烧制挑战: 气窑釉里红成瓷率仅35-50%,烧坏品堆积如山(冰山一角已触目惊心) 💡【工艺细节】 1️⃣ 泥料陈腐: 淘洗后沉淀3-6个月,杂质自然沉淀,泥质更细腻(现代工艺妥协版,古法需3年) 2️⃣ 素烧取舍: 素烧:定型防变形,釉面泛红润 不素烧:暗刻器物保留生坯硬度,方便刀工(如墩墩杯) 3️⃣ 吹釉绝技: 釉里红/大件需人工吹釉,釉层均匀全凭师傅经验 吹釉后需二次修整口沿,确保无釉残留 🌟【成瓷率与匠心】 残酷现实:满窑烧制后大量废品堆积,成品率不足一半 匠人坚持:从泥料储备到工艺细节,不惜成本追求极致(如定制匣钵、反复试烧)#瓷器 #陶瓷手艺人 #传承文化 #制作过程 #古官青玉
00:00 / 06: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