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道6月前
道藏记载的清源妙道真君通常指二郎神。 人物记载 在正史和道教典籍中均有对清源妙道真君的记载。唐代《龙城录》记载隋末嘉州太守赵昱因斩蛟有功得道升仙,唐玄宗入蜀避难时又封其为显应侯,在今都江堰灌口修庙供奉,道藏上称其为“赵侯”,在一些法脉中亦称作“赵侯仙师”“赵侯祖师”,有些道法中也将其称为太上玄皇妙道真君。北宋真宗时,益州大乱,张乖崖奉旨入蜀治之,曾诣祠下求助于神,事后请皇帝追尊圣号,曰“清源妙道真君” ,自此这位“二郎神”声望日隆,成为著名的道教神仙体系中的“二郎神”。 神职司掌 其司掌神职甚广,为水神、猎神、护国神、蹴鞠神、戏神、儿童保护神、农耕神等。 形象特征 二郎神俊雅衣黄 ,力大无穷,法术无边,通晓八九玄功,阙庭有神眼,手持三尖两刃刀。不过在《封神演义》全书中没有一处提到杨戬(原型为二郎神)长着第三只眼,也未描述过其眼睛有特别之处;《西游记》中对于二郎神的外貌描述也未提及第三只眼,“仪容清秀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 诞辰说法 其诞辰一说为六月二十四 ,二说为六月二十六日。 神话传说 二郎神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有二郎治水、担山赶日、搜山降魔、二郎擒龙、二郎斩蛟等。在民俗中,二郎神是一位神威显赫、善于变化、英勇善战的天神,能安四方,护边陲,解民苦,助中兴 ,长城沿线有许多二郎神的庙宇,人们祈祷二郎神用他的威武神通保卫边防。#道教 #道教文化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5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90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二郎神,即灌口二郎,亦称灌口神,国祀称号郎君神,是儒道释三方和古代官方尊奉的神祇,被汉、藏、羌、土家族等多民族共同祭祀。唐、宋、元、明、清历代官方均有褒封。俗称二郎真君、清源君、川主、惠民大帝,尊号清源妙道真君、护国灵应王、川主帝君、英烈昭惠灵显威济王、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圣烈文昭宣灵忠仁王、清源妙道孚佑太乙真君惠民仁圣大帝、清源妙道护国崇宁真君川蜀大帝威灵显化天尊等。 二郎神俊雅衣黄,力大无穷,法术无边,通晓八九玄功,阙庭有神眼,手持三尖两刃刀。宋朝将二郎神纳入朝廷祀典,并诏修神保观专作供奉。二郎神诞辰一说为六月二十四,二说为六月二十六日。其司掌神职甚广,为水神、猎神、护国神、蹴鞠神、戏神、儿童保护神、农耕神等等。 二郎神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有二郎治水、担山赶日、搜山降魔、二郎擒龙、二郎斩蛟等。随着道教神灵体系的完善,又被纳入道教之中,成为道教中的尊神。在民俗中,二郎神更是一位神威显赫、善于变化、英勇善战的天神,能安四方,护边陲,解民苦,助中兴。长城沿线许多二郎神的庙宇,人们祈祷二郎神用他的威武神通保卫边防。 二郎神的第三只眼通常被称为“天眼”或“天目”。在神话传说中,这只眼睛具有特殊的能力,能够洞察万物的本质,看透变化的虚幻假象,识别真伪。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6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