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5: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近期,有很多网友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爆料,自己在网上下单购买红牛饮料,收货后却发现到手的是“困牛、累牛”饮料,对此疑惑不已。引发关注。从他们晒出的视频看,自己要买的是“红牛”,结果到货喝了后才知道买的是“累牛困牛”。 这种饮料采用与红牛一致的黄色罐体设计,罐身印有红色牛形图案及 “Tired Bull” 字样,仅将红牛的 “Red Bull” 改为 “Tired Bull”,从外观上看与红牛饮料相似,中文名称 “红牛” 改为 “累牛”“困牛”并调整牛的姿势。网友透露这批饮料6罐共花费12元,单价仅2元远低于市场上红牛的售价。 记者同时在多个网购平台搜索发现,名为“困牛”“累牛”的功能饮料数量众多,且图示显示其包装均与红牛饮料相似。 经查,罐身上3个商标注册号分别对应“累牛 TIRED BULL”商标、双牛踏云对顶图形商标及“困牛”商标,该3件商标早前已被核准注册在第32类-啤酒饮料上,但图形商标目前已被宣告无效。只不过,第74255156号图形商标已于2025年6月30日予以无效宣告了。猜得没错,无效宣告申请人正是红牛股份有限公司!可见,红牛公司已然开始维权行动了。 针对此事,红牛商标所有者天丝集团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态:将对侵权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保障消费者获得正品的权利,同时构建司法保护、行政执法、刑事打击与平台治理相结合的长效保护机制,从源头遏制侵权。 “累牛”“困牛”饮料事件折射出商家为追求短期利润,有意利用消费者对知名品牌的信任进行“搭便车”,这种行为既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暴露了其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的双重忽视。#红牛#累牛困牛#红牛山寨#商标布局#红牛饮料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