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听故事学中药,今天讲讲它的故事。艾草#知识科普 #中草药 艾草核心特性一览 · 性味归经 · 性味: 辛、苦,温;有小毒。 · 归经: 归肝、脾、肾经。 · 形象记忆: 气味芳香雄烈,药性温通,主要作用于人体下焦和掌管血液的肝经。 · 核心功效 · 温经止血: 是治疗虚寒性出血的要药,尤其适用于妇科的崩漏、月经过多。 · 散寒止痛: 能祛除经络中的寒湿之气,对寒性腹痛、冷宫痛经、风湿关节痛有良效。 · 调经安胎: 通过温暖胞宫、散寒止痛,达到调理月经、稳固胎元的作用(需遵医嘱)。 · 祛湿止痒: 外用煎汤熏洗,可治疗湿疹、疥癣等皮肤瘙痒。 · 外用特色 - 艾灸 · 黄金原料: 艾绒是制作艾条、艾柱的唯一原料。 · 温热透达: 艾火的热力深沉、柔和,能穿透皮肤,直达经络深处,起到 “透诸经而除百病” 的效果。 · 核心作用: 温补元气、回阳救逆、通经活络。 · 应用与搭配 · 妇科要药: 用于下焦虚寒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宫冷不孕(常与香附、当归同用)。 · 止血妙用: 炒炭后使用,其止血功效更强。 · 民俗养生: 端午插艾(辟秽驱虫)、艾叶泡脚(散寒除湿)、制作艾糍(温补脾胃)。 · 使用注意 · 禁忌人群: 阴虚血热者(表现为口干、手足心热、出血色鲜红)绝对禁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 毒性说明: 内服不宜过量,其“小毒”主要指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 艾灸注意: 颜面、大血管处、孕妇的腰骶部不宜直接灸。 · 知识延伸 · 陈艾为上: 中医艾灸推崇“陈艾”,即存放多年的艾叶。因其油质挥发,燃烧后 “温而不燥,通透有力” ,疗效更佳。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8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1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