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7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初名方喀拉自号臆庵道人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六岁登基,改元顺治,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福临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福临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十年(1653年)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顺治十四年(1657年)又积极鼓励垦荒。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面对全国出现的抗清高潮,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使局势逐渐好转。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进占云南省城除地处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外,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武装力量基本被平定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临去世,终年二十四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年出生于北京紫禁城,他是顺治帝第三子。由于出生时,父亲顺治皇帝专宠董鄂妃,生母佟家氏只是一名不受恩宠的庶妃,所以玄烨并没有得到父亲的重视。1655年,玄烨染上了天花,为避免传染给别人,顺治委托奶妈带他到宫外救治。值得庆幸的是,他竟然奇迹般的挺了过来,并让他对天花有了终身免疫力。1658年,玄烨搬回皇宫。1661年,24岁的顺治因天花病逝,他临终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选择对天花具有免疫力的玄烨为继承人。同年,八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遵顺治遗诏,内阁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鄂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1662年,康熙帝在四辅臣的帮助下,出师缅甸,成功俘获并剿杀南明有历帝朱由郎。1669年,康熙抓捕鳌拜,将其囚禁。至此,16岁的康熙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1673年,康熙帝开始下令撤藩。平西王吴三桂因不服从康熙帝撤藩,在云南高举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造反,广东平南王尚科喜的儿子尚知信和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先后起兵响应,三藩之乱正式爆发,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1676年,康熙平定三藩。1679年,康熙帝设立南书房,使用大量汉臣,削弱了满洲议政王、大臣以及外朝内阁的权力,并强化了皇权。1683年,由于郑经去世,台湾内部发生政变,康熙帝抓住时机,任命施郎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台湾与大陆得以归为一统。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举行和谈会议,双方缔结了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1690年,康熙亲率10万大军兵分三路讨伐准噶尔,最终平定葛尔丹。1712年,皇太子胤礽因结党营私,被康熙废黜其太子位。1722年,在位61年的康熙帝驾崩于北京畅春园,享年69岁。他号称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凡智慧的君主之一,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文武双全,既精通传统文化,又涉足西方科学,既能上马左右开弓,又能治国安邦,善于管理,更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被尊为千古一帝。#中国历史人物故事分享 #创作灵感 #康熙 #康熙王朝 #爱新觉罗玄烨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16
00:00 / 0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初名方喀拉自号臆庵道人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六岁登基,改元顺治,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福临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福临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十年(1653年)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顺治十四年(1657年)又积极鼓励垦荒。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面对全国出现的抗清高潮,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使局势逐渐好转。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进占云南省城除地处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外,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武装力量基本被平定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临去世,终年二十四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00:00 / 04: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本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人,清太宗皇太极之妃,顺治帝生母,康熙帝祖母。她是清初最具影响力的女政治家之一,历经四朝,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幼主,奠定了清朝统治的根基 。 一、生平与政治生涯 1. 出身与婚姻 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贵族家庭,13岁时嫁给33岁的皇太极,成为其侧福晋。这场婚姻是满蒙政治联盟的产物,皇太极先后迎娶了她的姑姑哲哲(孝端文皇后)和姐姐海兰珠,形成“姑侄三人同嫁一夫”的特殊局面 。尽管她在后宫地位一度因姐姐受宠而下降,但崇德三年(1638年)生下皇九子福临后,命运发生转折 。 2. 两次定鼎皇权 - 拥立顺治:1643年皇太极猝死,八旗内部围绕皇位展开激烈争夺。布木布泰联合多尔衮,以6岁的福临继位为顺治帝,多尔衮与济尔哈朗共同摄政,避免了内战,确保政权平稳过渡 。 - 选定康熙: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因天花驾崩,布木布泰力排众议,选择已患过天花的8岁嫡孙玄烨继位(即康熙帝),延续了清朝的汉化政策 。 3. 辅佐康熙亲政 康熙初年,鳌拜等辅政大臣专权。布木布泰通过联姻分化势力(如册立索尼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并支持康熙以“布库游戏”智擒鳌拜,助其真正掌握皇权 。在平定三藩之乱(1673-1681年)和察哈尔布尔尼叛乱时,她推荐图海等将领,并提供战略支持,稳定了政局 。 二、历史争议与谜团 1. 与多尔衮的关系 野史盛传布木布泰为巩固儿子皇位而下嫁多尔衮,但正史无明确记载。学者分析,这一说法可能源于多尔衮“皇父摄政王”的称号及两人政治合作的需要,而非真实婚姻 。 2. 昭西陵的选址 布木布泰临终前要求“不与皇太极合葬”,最终葬于清东陵顺治帝孝陵东侧的昭西陵。关于原因,一种解释是她自谦“不敢惊扰太宗”,另一种观点认为与清初政治斗争有关,但至今尚无定论 。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72
渌水亭畔纳兰性德传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生于清顺治十二年腊月。时紫禁城雪覆琉璃,其家正黄旗,父明珠为宰辅,母出皇族,曾祖妹乃皇太极生母,家世显贵非常。 性德幼慧,六岁习《论语》,八岁善骑射,十七入国子监。满汉典籍盈室,骑射场中箭无虚发。然其心常慕李白之诗、陶潜之酒,虽为八旗贵胄,具江南文士之质。十九岁,将登科,以寒疾失殿试。父怒责其文弱,性德跪于祠堂,望祖牌而思:若为布衣,可如顾贞观般醉卧山林、笔书春秋乎?然身为纳兰长子,皇权之棋,命不由己。 康熙十三年,性德弱冠,娶两广总督女卢氏。卢氏婉丽,常为研墨,袖间木兰香逸。二人赌书泼茶,于渌水亭植夜合花。卢氏劝其多欢颜,然三年而卢氏以难产卒,血濡产榻,性德痛彻心扉。“当时只道是寻常”,跪于灵前,执其遗豆,始悟世事无常。为御前侍卫,佩刀显荣,心藏悼亡之痛,宁舍功名,换妻魂归。 帝爱其才,赐随驾南巡。塞外星落鞍,江南雨湿袍,然性德如困鹤于金笼。为御前侍卫,规矩猜忌无数,众人羡其近君,不知其跪于乾清,默数地砖之纹。 性德于渌水亭会江南寒士,与顾贞观、朱彝尊等对饮。众人赞其侠骨柔肠,性德亦见另己,本应布衣泛舟五湖者。为救吴兆骞,千金不惜,然己身枷锁,无人能解。帝需满汉融合之象,父需承权之嫡,性德守丧之愿难遂。续弦官氏日,取婚冠东珠,埋于卢氏冢。 康熙二十四年,春至甚迟。性德与顾贞观末次对饮,已咳血。夜合花开,色白如素。七日前,作绝笔词:“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 满族信轮回,性德愿魂散,以人间冷甚,渌水波光皆凝。 是年五月三十,骤雨至。性德恍见卢氏持伞而来,鬓间桃花如旧。父泣与否,帝叹与否,皆无关矣。其词稿风散,有句云:“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越三百年,后海夜合犹盛。游人指宋庆龄故居曰:“昔有痴情公子居此。” 众传 “人生若只如初见”,然不知词含血泪。性德墓碑已没,唯《饮水词》中嗟叹,犹咽于史间。#纳兰性德 #历史 #清朝 #历史人物 #历史知多少
00:00 / 05: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